第542章 各自目的(第2页)

 “我现在给你讲B2C,您可能不理解。”

 “星海不是传统的公司,星海是企业直接对接消费者。”

 “谁掌握消费者,谁就永远不败,这个您很容易明白吧?”

 “我们星海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

 “在市场经济下,你帮不帮我,一年之内,我们能做到全国第一。”

 老者点了点头,李星锋的话,他完全认同。

 星海这种企业直接对接老百姓的模式,确实领先很多的国营,民营公司。

 “你是明面上的主理人,我们给你百分之二十的分红。”

 “这场经济战结束后,你可以带着百分之二十的资金离场,如何?”

 “赚一百亿美刀,你就拿走二十亿,赚的越多,拿走的越多。”

 李星锋没有说话,只是看向窗外的风景。

 内参这种做法,他心里已经明白了七七八八。

 第一重意思,星海集团在国内赚的钱,必须花在国内。

 不让星海集团的资金离岸,一来是防止他带钱出逃了,眼下星海的体量,一旦出现这样的事,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内参这么做,李星锋是完全理解的。

 毕竟后世偷偷把资金离岸,然后暴雷的企业属实不少,房地产更是重灾区。

 第二嘛,老者也是保护的意思。

 如果李星锋把这笔钱玩砸了,星海集团必然伤筋动骨,会损失眼前的大好局面。

 他们直接给李星锋五亿,无非就是让他放开手脚一搏。

 能以小博大,就以小博大。

 明着告诉他,你帮国家办事,国家帮你兜底,星海集团,等同“国”字头企业。

 “你在顾虑什么?”

 李星锋摇了摇头:“我不是在顾虑,我只是在想,如何利益最大化。”

 “我还以为你想要更大的收益呢!”

 “我知道您的底线是百分之三十,但是凭心而论,就算您真的不给我钱,这事我还是要做。”

 “为了国家,为了星海能提前走向世界。”

 1984,和华夏建立商业往来的国家,少之又少。

 而江港,不光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更是亚洲诸国通往世界的跳板。

 如果他在江港站住脚。

 那么星海的衣服,农产品,家用电器等等,全部都可以换个牌子,然后卖向全世界。

 完全不用等到加入wto。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利润,他也会去做这件事的主要原因。

 在红墙内聊房地产,对王海聊食品问题,为的就是让国家同意他去江港。

 为国做事是真,但为了自己,为了星海集团也是真。

 “小李,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去做这件事?”

 “一个月后,我们要去和日不落开启江港问题的第十四轮谈判。”

 “如果在这之后过去,会不会太敏感?”

 “那就半个月吧,您老在这个时间内,给我准备好人手和资金。”

 “如果 你们能在谈判态度更加强硬点,会更加有利于我的行动。”

 “那就一言为定了,你在江州随时等待我们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