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别放气 作品

第273章 体育场(第2页)

 “没问题,就算庆祝魏哥换车了。”卢冬菱完全没有被宰的觉悟。“魏哥,最后那个老板跟你眉飞色舞的说啥呢?”

 “没说啥,说我带两位尊贵的女士出行,应该买辆更好的车。”

 “我不信……”卢冬菱撇嘴。

 冷鸢则是头侧向了一边,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我刚才就在想,我们的足球市场和人家这二手车市场还挺像的。”

 “这有什么共同点?”卢冬菱一脸的小问号。

 “都是市场啊。”

 坐在副驾位置上的卢冬菱皱眉:“这叫什么共同点?”

 “当然,市场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足球市场和二手车市场都是一样的。我刚才想,如果做个二手车的交易平台会不会赚钱?所有人都把二手车放到我这个平台上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那就让这些车贩子没有什么盈利空间了。

 后来我又在想,是不是球员也可以这样?把球员放到统一的平台上,大家去竞价,这样就不会有经纪人这个行业了。”

 “不可能,有很多事情是不能代替人的。”冷鸢道。

 “没错,但是其实做平台的意义不是代替人,而是规避掉人的一些缺点,建立一个规则和秩序。”

 三个人走进餐厅,这个餐厅是开在鸟巢内部的。现在的鸟巢更像一个商场,而非一个运动设施。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可以清晰的看到鸟巢运动场的看台和跑道。

 随着牛肉发出滋滋的响声被端到面前,魏长缨点了点桌子:“说吧,碰到什么困难了?”

 卢冬菱一扁嘴:“魏哥你就不能让人先吃东西吗?”

 “哈哈,你不想提工作的事,还拖着我吃饭。不应该躲到一个地方悄悄的吗?”

 “冷姐,你看,这就是资本家的丑恶嘴脸。”

 冷鸢把面前一小块鹅肝放到嘴里,并不理会。

 虽然有些抱怨,但卢冬菱还是把问题抛了出来:“我们从年后开始运作体育场的租赁工作,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说项目基本上是失败了。

 克罗斯的运营团队认为,中国不太具备体育场运营的条件。”

 魏长缨扬了扬眉毛,这结果并不符合他的预期。但他只是提想法的人,过程一概不管,最终的结果并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

 就像买球员一样,一个球员在意大利踢得很别扭,但是到了英格兰就大杀四方。这你能说是球员问题吗?也有可能是运行机制的问题,水土的问题。

 “我们在全国的几个城市租赁了几个体育场。运营团队觉得,想要盈利那就要把空间价值最大化。最合理的使用方式就是租给明星开演唱会。一场下来至少有几百万的收益,单位时间内效益最高。

 但是,这个收益想要结合足球来做就不太现实。足球场是需要维护的,而演唱会就算怎么保护草皮,观众也会对球场有破坏。所以,选A就不能选B。可是,我觉得你还是希望围绕足球来做,所以会有些纠结。”

 魏长缨切了块肉放到嘴里:“哦,这确实是个问题。想要赚钱就不能搞足球,想搞足球,就不能挣钱。除非球场可以私有化,把利润摊到长久的持有过程中,是这意思吧。”

 “对。”

 “确实是我忽略了这个问题。”魏长缨摸了摸下巴,随即问道:“如果纯粹的搞足球,一年一个体育场会亏多少钱?”

 这……

 冷鸢接口道:“冬菱之前跟我说了这个问题,我查了下资料,鸟巢的投资花费了34亿,基本上每年的维护费用是7000万左右。

 所以它成不了北京国安的主场,也成不了国家队的主场。只能承揽一些商业活动和间歇性的友谊赛。同时,做类似这样的商业经营才能收回成本。

 国内省会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都是这个规模,所以维护费用同样不会低。也就是说,一个体育场至少每年要收入七八千万才有可能维持正常运转。

 足球俱乐部每年在体育场上的投入也就是几百万,每场比赛十万二十万的样子。租确实是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魏长缨听到冷鸢的分析点了点头。自己还是忽略了国情的问题,体育场私有制倒是可以,但国内却鲜有俱乐部这么搞,主要还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

 中国唯一拥有自己足球场的是河南建业俱乐部。09年花了1.18亿买下了郑州航海体育场,其他俱乐部要到几年以后才会对球场有硬件的需求。

 一座球场一年亏几千万,魏长缨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大的胃口。

 “那就换个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