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别放气 作品

第19章 呼延壮士请(第2页)

 按照以往的流程,这个时候应该是负责新闻发布的领队正在念手里的稿子,“什么为了贯彻某某精神,发展中国足球,我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xxxx”。怎么今天是我拿错剧本了吗?

 “等一下,魏领队。我有问题。”一个女记者站起身。魏长缨坐回到椅子上。女记者头发蓬松,素颜没有化妆,就好像去见一个不太想见的相亲对象一般,套了一身灰西装。

 “请问。”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您这么开新闻发布会?”有的记者已经在捂嘴偷笑了。奇葩的发布会,和奇葩的记者,奇葩的问题更搭呦。

 “是这样的,国青队正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时间很紧张。所以,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切从简从速。不过,大家放心,新闻通稿的内容就算是你们发头版都没有问题,内容非常详尽。”

 最后一句有点诛心了,国青队的新闻如果能发篇豆腐块,这些实习记者也算没有白来。

 “还有记者有问题吗?”

 “魏领队,我还有问题。”还是那个女记者。

 “好,请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贴心的递上了一个麦克风。其实会议室就那么几个人,不用麦克风也能听到。

 “我想问下宿茂臻教练,对于意大利团队的到来是什么感想?”

 宿茂臻侧头看了魏长缨一眼:“我觉得意大利团队很专业,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您……说完了?”女记者懵逼。

 宿茂臻本来也不善言辞,他觉着发布会就应该这么开。“我们发现了工作中很多的不足,可以跟意大利团队多多学习。”宿茂臻又多说了两句,听得旁边的德罗索频频点头。

 说了,好像又没说。女记者总感觉哪里不对。

 这时另外一个男记者站起身来:“我想问下德罗索先生,为什么愿意来到中国加盟国青队?”男记者觉得意大利人应该给出一个像白求恩一样的答案,这样还能展开大书特书一番。

 “为什么愿意来中国?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德罗索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小欧翻译完,魏长缨一口水差点没吐出来。“咳咳咳,记者朋友们,德罗索先生的意思是,当然因为他们对于足球的热爱,还有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包括足协领导们的盛情邀请。这么写哈。”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记者们捏捏手里的车马费红包有点意兴阑珊。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魏长缨问道:“在座的各位有专职跟国青队的记者吗?”

 众人摇头。国青队,就算他们是实习生也不会被安排去专职跟一个没有新闻点的球队吧。

 “我有个建议,你们谁有兴趣可以做国青队的专职记者,也许,我是说也许,会有收获呢。”

 众人散去。发布会时长23分钟,创纪录的短。但宿茂臻等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只有鲁能基地的工作人员在心里吐槽,你们就多余借个会议室,这些事在走廊里也能办。

 国青队的训练大纲在教练组成员的商讨下,重新进行了调整。改为了一天两练。看起来训练的频次降低了,但事实上强度变得更大。用意大利人的话来讲:“与其松松垮垮的练3个小时,不如紧凑的练1小时。比赛一共才90分钟,对手可不会给你均匀分配体力的机会。”

 除了高强度的对抗,国青队增加了各种战术配合的演练。

 饮食从三顿改成了四顿,睡眠保证10个小时。每次训练后的放松和体检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新闻发布会后的第二天,训练场边多了一个身影。

 “魏领队,我现在是国青队的专职记者了。”正是那个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题的素颜女记者。今天她的装扮却有些不太一样,画了淡妆的她眉目清晰,眼神明亮。柔顺的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戴着一个白色的遮阳帽,单肩背着书包。

 魏长缨特意看了看她记者证上的名字——呼延萍。

 魏长缨又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呼延萍似乎明白了魏长缨呛水的原因,捏了捏拳头没有发作。

 “魏领队,这是我的采访计划,您看看可不可以?”不管是采访教练还是采访球员,都需要魏长缨审批。

 看得出来采访计划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魏长缨也没有什么异议。于是抱了个拳说道:“呼延壮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