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废柴 作品

第568章 钻床机械(第2页)

 比之舞钻,拉弓更为省力快速,而且还可两人一起操作,其效率比舞钻高三四倍,大大提高了工匠的产出。

 同时通过拉钻的原理,工匠们也制造出了抛光器械,将钻头换成麻布轮或皮轮,器械横放拉动弓弦,便可对玉器进行抛光。

 所以拉钻的出现,也是一次手工业的小革命,使古人腰间的玉佩,有了光彩照人的面貌。

 开榫印工厂的新器械,便是采用了拉钻的原理,不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条牛筋成了钻头与水车的传动带,齿轮组技术提高转速。

 赵云望着新器械疑惑不解的问道“既然可以通过齿轮组合,将水流动力转为转速,为何还要使用牛筋?直接使用齿轮传动不行吗?”

 公输盛听罢摇了摇头回道“回钜子!如今虽能利用大小齿轮的差别,提高几倍转速,可是齿轮与齿轮之间间隙较大,会有抖动的情况出现,钻头也会抖动,无法完成精准钻孔。而且直接将压力作用在齿轮之上,齿轮跟本就承变不,会导致齿牙崩坏,甚至是齿轮中轴断裂。加一条牛筋做为中介,便可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维修,整个机械的作用力,几乎都在牛筋上面,牛筋损坏之时,可快速换上另一条,便可重新投入工作!”

 赵云听罢差点惊到了下巴,没有想到他这个后世之人,竟远不如当代的机括大师。

 以古人的技术水平,难以造出高精密的机械部件,齿轮之间的间隙无法避免,齿轮中轴两端也没有轴承部件,件靠动物油脂润滑,木制部件损耗极快,就算能造出高精度的部件,也难以长期维持运作。

 大师们通过一条牛筋,将作用力转移至此,减轻各个部件的损耗,同时牛筋具有极强的弹性,可化解传过来的抖动,简直就是巧夺天工的设计。

 赵云再次竖起了大拇指笑说“如此聪明的设计,乃是神匠之作,一举多得化解了诸多问题!”

 赵云望着正在作业的机械,只见一名工匠通过一条麻绳与一个定滑轮,将整个转头部分拉高,钻头并没有停转,赵云发现牛筋传过来的动力,还需要一个柱形齿轮,此齿轮带动钻头中轴,中轴也有一个齿轮,工匠可上下滑动中轴部分,固而不影响钻头转动,又可上下活动。

 钻头中轴的另一边,则是一根圆木作为钻头部分的轨道,有一块半圆形木块正好半环绕圆木,半圆木块又与钻头顶端固定连接。

 另一名工匠取出钻好的木板,换上了一块新的木板,控制钻头的工匠,再将钻头放下,之后又放下了一块石盘,压在钻头上方,这又是一招聪明的方法,不心用人力,使钻头充份的作用在木板之上。一台机器两名工匠配合操作,一天可钻不少木板或木条,钻出规则的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