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宫 作品

第118章 袁文会1


  天津,自古以来都是入京的咽喉要道,位处九河下游,是水路运输的中转枢纽,船舶云集,商业繁盛。

  航运行业,是青红帮的主要职业,因此,帮会势力随之而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曾严令禁止“混混儿”打架斗殴,并惩治了一大批流氓恶霸,从而帮会活动大为收敛。至一九二六年,奉系军阀褚玉璞,进占天津之后,青帮分子又大肆活动。原因是褚玉璞的军警督察处处长厉大森,原在山东,系青帮头子,属“大”字班(二十一辈),来津后收徒不少。厉的徒弟白云生,更是大开山门,广收门徒,如大恶霸袁文会,即出自白的门下。从此青帮在天津的活动,便日渐嚣张了起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进而企图吞并华北,纠集青帮分子及其他流氓匪徒,组织“便衣队”,在天津制造暴乱,曾几次从日租界冲出,到东马路、大胡同、金钢桥一带,鸣枪骚扰,向天津市政府施加压力。

  其中最猖狂的一次,是在于学忠担任河北省主席期间,省政府警卫部队,忍无可忍之下,击毙了一名进行挑衅活动的日本警察署特务张德禄,为此,日本警察署向于学忠发出照会,责令缉捕凶手,为死者偿命。随后,日本警察署,唆使青帮头子袁文会纠集其羽翼爪牙,为张德禄举行出丧游行,抬着张德禄的血衣,沿东马路,过东浮桥,再穿兴隆街绕小关大街,到金刚桥旁的省政府,高喊“为张德禄偿命”的口号。

  于学忠的警卫部队,受命严阵以待,防范意外事件发生。这一群民族败类见此,未敢轻举妄动,又抬着血衣返回日租界。

  “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天津以后,袁文会更加受到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宠信。他为虎作伥,利用青帮为日本效劳。在日本特务机关支持下,袁文会组织天津安清道义会,由“江淮四帮”“大”字

  班的吴鹏举任会长(吴死后由盐商王慕沂继任会长),副会长为袁文会、张逊之,“嘉白帮”“大”字班王大同任顾问。安清道义会的地点,设在三岔河口金龙大王庙。安清道义会,这个黑社会组织,成为日本统治压迫中国人民的御用工具。

  日本投降后,安清道义会随之解散。国民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指示天津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陈仙洲,把青红帮控制在手,并指派金玉波协助(金系上海大流氓)。

  由于内部勾心斗角,各派系酝酿多日也无法合作,只好分别成立两个组织:一是忠义社(后改名忠义普济社),一是共济社。忠义社由陈仙洲任理事长,张俭斋、朱佑衡任副理事长,姜般若任顾问,周大痴任常务理事。忠义社下设九个分社,大部分以脚行码头为主。共济社以张逊之任理事长,参加者行业比较复杂,有妓院、戏院、澡堂、饭馆的老板以及一些地痞流氓。这两个帮会组织,全属于国民特务外围组织。直至解放以后,这些组织才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