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加叁 作品

夕阳西下(17)

曾卫国带着自己做的馒头去看母亲。

 母亲躺在躺椅上,艰难地起身迈着企鹅步走过来,“这么热的天气,以后不要做了,买点吃方便。”

 退休以后曾卫国学会了做馒头、烤蛋糕、面包。

 “没事,很简单的,反正也没什么事做。”

 由于腿疼走路困难,母亲很少到外面散步,吃完了饭就躺在躺椅上。以前还能看看电视,一年前发现眼前有阴影,到医院检查得了老年黄斑病,电视也不能看了。

 吃完了饭等着下一顿饭,晚上躺在床上等天亮,生活变得如此单调寂寞。

 曾卫国有时间就过来坐一会,听老妈祥林嫂似的唠叨以前的往事。

 母亲喜欢吃稀饭馒头,儿时最早留在脑子里记忆的是六岁的时候,住在沈阳北大营,一排排的房子,房子之间高高的白杨树,夏天的时候从树上掉下来看上去有点恐怖的毛毛虫,门前做饭的烧煤的炉子,母亲用铝制的双层大锅蒸馒头,馒头又白又大又好吃。

 那时候父亲在本溪的祁家堡807上班,偶尔在周末回来,回来时兜里总会放着硬糖,那时没什么零食,硬糖算是奢侈品了。

 后来人都慢慢的搬走了,晚上特别害怕,深怕灯光从窗户透到外面,用厚布把窗户挡的严严实实。

 直到有一天,一辆解放牌的大卡车把一家人连同家具拉到807厂。

 807厂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空军后勤部807厂,父亲是厂里卫生所的所长。

 807厂是踩石头的,用来修建飞机场。

 在这么一个小山沟里一住就是十年,直到七六年父亲转业回到地方。

 807,有太多的记忆留在那里了,上山踩蘑菇、山里红、榛子、核桃、松子,上学的路上滑冰板,到玉米地里偷玉米,把爸爸的手枪偷出来打……

 父亲从来不做饭,下班了就看报纸,母亲下班了还要忙着做饭。早上馒头稀饭,中午擀面条,晚上玉米大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