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木道人 作品

第247章 你们真是害苦了本刺史(第2页)

 按照贾诩和郭嘉的谋划,最慢一年,整个并州就会落入刘俊的手中。刘俊认为张杨绝对是发现了什么,这才会前来相让。或许这是张杨的试探,也说不定。

 刘瑭一听,心想的确如此,很欣慰地说道:“我儿考虑周全。”

 遇到了这件事,刘俊马上叫来了郭嘉,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知。

 得知刘俊拒绝了,郭嘉称赞道:“主公睿智!以退为进,是为上策!”

 刘俊对郭嘉问道:“若是现在接手并州,是否会影响到原有的布置?”

 经过刘瑭的几次劝说,刘俊已经改变了之前的享乐之心,做好了占据并州的心理准备。如今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刘俊心里没底。

 郭嘉沉吟一声,然后笑道:“若是张杨真心实意,倒是没有什么影响。要是张杨仅仅是一个试探,恐怕张杨这厮就不能留了!”

 刘俊脸色一沉,沉思了一会之后,对郭嘉说道:“若张杨暗藏祸心,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吾就把这事交给你了!”

 男子汉大丈夫,该狠的时候,还是得狠。

 人心隔肚皮,刘俊实在不敢保证张杨是不是表里如一。

 郭嘉笑了,这样的主公跟着才有希望。

 而张杨带着董昭回到了刺史府,内心非常的不爽。自己上门将并州相让,刘俊却一点都不接受,还赶自己和董昭出来,实在是太丢人了。好像是自己一张热脸要贴刘俊的冷屁股一样。

 唯有董昭一脸的笑意。

 “公仁,你在笑什么?”张杨有点不解。

 董昭自信地说道:“吾是想到刘将军刚才的言行举止!而张大人却被刘将军给迷惑了!故而发笑!”

 “迷惑了?你是说刘俊是在以退为进,想要一个好名声?!”张杨也不是没脑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董昭非常确定地说道:“自然!刘将军自踏上仕途以来,积累大量的名声。要是直接答应刺史大人,岂不是告诉别人,他早就在图谋并州了?这对刘将军而言,弊大于利!”

 张杨明白了,原来刘俊是要名利双收啊,真是心思缜密。

 “如今,张大人只能召集并州上下官员,所有人等前往刘府拜请!如此以来,刘将军就是响应并州上下的号召,并不是要图谋并州,自然就答应下来了。”董昭给张杨出了一个主意。

 张杨觉得有道理。与其日后被刘俊所图,还不如现在就直接把并州交给刘俊,这样就省了好多事情。

 于是乎,张杨召集了太原城内的大小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决定将并州刺史的位置让给刘俊。

 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官员马上劝阻张杨,希望张杨要三思而行。然而其余的动作就没有了。他们也明白,比起张杨,刘俊更加适合当并州刺史。毕竟刘俊的威名巨大,足以稳住并州。

 张杨见在场官员只是口头说说,心里清楚他们的心思。在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之后,张杨就带着所有的官员来到了刘俊的府上。

 “并州刺史张杨,率并州上下官员求见刘将军!”张杨在刘俊的大门口高声喊道。

 周围的百姓都驻足看热闹,他们很好奇刺史大人究竟要干嘛?

 在众人的期待之中,刘俊带着一众手下出来迎接。

 “张大人!诸位大人,你们这是干嘛?”刘俊这是明知故问。

 张杨严肃地说道:“刘将军,如今江山动乱,社稷动摇。吾等无能,无法保全并州。今日来此,望将军看在我并州上下军民百姓安危的份上,接受并州之重任!”

 “还请将军就任并州刺史!”董昭马上带领所有官员呼喊了起来。

 刘俊见状,摆摆手,说道:“不可!朝廷官职自有定制,岂能私相授予?!”

 “将军,还请看在百姓的份上,接下吧!”张杨都把并州刺史的官印给送了出来。

 郭嘉见情况也差不多了,跪拜道:“主公,张大人及并州上下军心如此诚心。委屈主公承担此重担!”

 周围的百姓也看明白了,原来是张大人要把并州刺史让给刘将军。这可是一件好事啊,刘将军乃是大善人,出了名的爱民如子,有他当并州刺史,绝对是好事。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下跪,对刘俊叩拜道:“还请刘将军就任并州刺史!”

 张杨十分恭敬地将刺史大印送到了刘俊的面前。

 刘俊看着张杨递过来的大印,有点无奈地说道:“你们真是害苦了本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