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131章 急功近利的某些人(第2页)

 钱秋月硬着头皮说:“说到鲜牛,现在不只是我们吕州需要从外地引进,几乎南方所有地区都是要从外地引进。”

 陈长安笑道:“再请教你一个问题,提质增效,你怎么理解这四个字?”

 “提质增效,不代表什么事都要从源头抓起!现实就是我们不具备养奶牛的条件,想喝鲜奶,就必要从外地引进。”钱秋月辩道。

 “你的答案,让我想起了我国在电脑领域的发展路线。”

 谈笑间,陈长安又把目光转向了在座的各位领导。

 陈长安不慌不忙地举例:

 “联某想公司在关于核心技术这个问题上,曾产生了两派不同的声音:一派主张自主研发,一派主张去买国外的技术与资源。”

 “买办派认为:既然有现成的技术与资源可以买,我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搞研发?”

 “那不瞎耽误功夫吗?”

 “买办派认为:自主研发,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还要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搞不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只是存在于联某想公司,也存在于我们吕州市。”

 “我想问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一天供应商突然跟你翻脸,对你进行封锁技术与资源出口管制,卡你脖子,到时你怎么办?”

 “源材料一断供,相关产业链是不是得完蛋?”

 听陈长安说到这里。

 钱秋月急辩:“你这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高科技领域的技术,跟我们现在说的农牧产品,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们也不是要从国外引进资源,而是从国内引进,大江南北都是一家人,好端端的谁会卡我们脖子?”

 陈长安反问钱秋月:“假如我只剩一只羊,张三想买,李四也想买,我应该卖给谁?这只羊的价格又是由谁说了算?如果买方的成本大幅提高,会不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果你不懂市场与经济,我建议你还是少说话比较好。”

 “……!!!”

 钱秋月气得面红耳赤,瞪着陈长安没说话。

 陈长安无视钱秋月的愤怒,又对杨敬林和丁永春等人说:

 “打造一条健全的产业链,就地实现资源上的自给自足,给下游食品企业提供资源保障、协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这是重中之重!”

 “如果企业在我们这赚不到钱,人家凭什么来我们这投资?自古以来,商人重利轻别离,谈什么大江南北一家亲?妇人之见。”

 “我要说的就这么,养殖与种植基地,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各位领导觉得我陈长安做事不切实际,我可以退位让贤,你们觉得谁有能耐就让谁上,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我要说的就这些,谢谢各位领导!”

 说完,陈长安直接坐回椅子上,拿起矿泉水自顾自地喝着,不再理会任何人的反应。

 坐在台上的杨敬林,神色郁闷地望着陈长安,无言以对。

 最开心的莫过于丁永春,军中有虎将,所向披靡!瞧陈长安这战斗力,三言两语就把杨敬林和钱秋月干得哑口无言。

 丁永春含笑对杨敬林说:“杨书记,长安同志说的也不无道理,你看这个事怎么定论?”

 “……!!!”杨敬林勉强挤出一丝郁闷的笑容:“从源头做起,搞养殖种植基地,为下游企业提供资源保障,想法是好。但秋月同志说得也没错,我们吕州的地理环境,确实不适合搞大规模的养殖与种植。”

 “我们吕州的土地,也不是养不活猪羊牛马。”丁永春一句话,间接否定了杨敬林的论调。

 杨敬林忍怒反将一军:“既然大家都这么有自信,那长安同志,你先拉一个规模以上的养殖户入驻工业园,验证一下这件事情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