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德龙 作品

第580章 上市公司的估值

关于一家企业的估值,有人需要融资,进入到这家企业的时候,总共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已经上市了的公司,一种属于没有上市的公司。

 一家企业不管是否上市,想要给出一个合理的估值,是很难的一件事。

 因为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估值方式,让企业有一个相对公允的估值。

 只要是股民就知道,市盈率是一种常见的估值方法,市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就是公司的净利润。

 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越来越多公司,出现了净利润是负的情况,此时的市盈率,就会失去意义,那么该用什么方法,来给公司估值呢?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以外,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又该如何确定估值呢?

 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来确定估值,一共有8种方法:

 第一、pe(市盈率)。pe=股价/年度每股净利润=市值/净利润。pe估值法,是上市公司比较常见的一个参考指标,也是投资者是否投资的主要参考指标。

 pe的高低,代表了企业赚到现在的市值,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如果pe=5,那么则代表这家企业的净利润,按照上一财年的净利润计算,只需要5年,公司赚到的净利润之和,就等于公司现在的市值。如果pe=50,那么公司则需要50年,才能赚到现在的市值。

 理论上来说,一家公司的pe越低,就越具有投资价值,因为这说明公司的净利润相对较高,而市值较低,公司估值整体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可是现实中,投资者可能更喜欢估值较高的公司,甚至是净利润亏损的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可能跟公司所处的行业、市场流动性、市场情绪等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pe估值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公司,而是适合那些盈利水平和增长速度相对比较稳定的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比较稳定,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适合pe估值法,那么这个行业的平均pe,就是这家公司相对公允的pe,如果超过了平均数,那么这家公司的估值就略高了,反之,估值就略低了。

 第二、pB(市净率)。pB=股价/每股净资产=市值/净资产。pB主要适用于那些依赖固定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企业。又或者是那些利用专利、配方等知识产权产生未来现金流的企业。pB估值法主要应用于传统制造业,不适合那些轻资产运行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