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哓哓 作品

第268章 文还是理(第2页)

 祝瑶撇嘴:“杨婕,如果你选文科,我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再成为同桌了。”

 “瑶瑶,呜呜呜!我也舍不得你!”杨婕扯了两张抽纸就演起来了。

 祝瑶差点笑场,又不甘示弱,继续道:“平日里海誓山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你这个负心女!”

 “冤枉啊!人家都快成断肠人了,你还说我负心。”杨婕演不下去了。

 这头刚刚演完呢,盛意拎着好些东西进来了,其中有一袋子面包蛋糕水果什么的,先放在了祝瑶的桌子上,让她先选自己喜欢吃的。

 这是已经结束高考的盛瑜航同学,在即将离开学校开心回家前的无私赠与,都是之前考试前买的,还有一些是学校发的,太多了没吃完。

 “盛瑜航哥哥考得怎么样?他预估分多少呀?”祝瑶关心问道。盛瑜航跟他们都一个村,一直都玩得挺好的,关系很不错。

 盛意说人瞧着很开心也很自信,且本人表示发挥得十分稳定,预计应该能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学。盛瑜航的理想,是粤西唯一一所211大学,一方面有本地人优势,另一方面他一模、二模的考试成绩都上了去年的分数线,这回估分出来也差不多,所以心情十分舒爽。

 除了吃的喝的,还有一大口袋什么高考满分作文,必备名言名句之类的工具书,以及一些崭新没用过的习题册和笔记本,签字笔芯也有两大盒,全都是盛瑜航用不着了,专门留给他们的。

 县中还有个传统,高考结束后可以把不要了的课本辅导册什么的都按废品回收的价格卖给学校,学校开放大礼堂专门收了就往里一放,然后让高一、高二的学生去里头淘宝,淘中什么了,也一样按废品回收的价格买走就行。

 这项活动的乐趣,对热爱学习的学生而言,是淘各种三年模拟五年高考教辅练习册以及学长笔记的最佳时机,对热爱凑热闹的学生而言,是个围观学长们各种稀奇古怪学习用品的机会,对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可以淘出来各种各样的小说杂志故事会等等。

 不过因为地点在礼堂,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地方,灰尘老多了,盛瑜航提醒他们不用去凑热闹了,真有点啥好东西肯定都像他这样提前留出来给要好的学弟学妹,或者家里亲戚的孩子了。

 最后盛瑜航还说呢,不管结果如何,高三是彻底说再见了,他家里肯定也是要办升学宴的,让盛意转告祝瑶到时候一起去。

 “嗯,我肯定要去的呀!真好,希望我们高考的时候也能这么顺利!”祝瑶充满向往。

 杨婕好奇问道:“瑶瑶,你有心仪的大学了吗?”

 “嗯,有!”祝瑶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想考帝都的北舞,毕竟那里是全国最好的舞蹈学院,还有很多超级牛的老师,嗯,想在舞蹈这条路上深造的孩子大约十个里有八个都是向往北舞的吧。

 这个答案倒也顺理成章,杨婕发出了羡慕的尖叫,祝瑶是她见过最有主见,最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的人了,不像她,仍旧十分迷茫。

 林烨凑热闹:“瑶瑶,那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去帝都报到啦,我爷爷没有一天不唠叨的,就盼着我考个清华或者北大,给他争口气!”

 林烨爷爷当年没读上书,很早就出来打工创业,对文凭,尤其是国内最高学府的文凭有股子执念,就盼着儿孙能给圆满上,林烨他爸当年没考上,现在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了。

 林家不让林烨初中就留学出去的缘故也跟这个有关,比起国外学府的镀金,老爷子明显对于祖国的认证更为信赖,认为清华北大才是最牛的存在。

 当然,考清华北大这种话也只有林烨敢说了,县中虽然是重点高中,但跟私立外国语,也就是林烨和姜欣月初中读的那种学校比不了,每年县中能考上清华北大也就一个两个的,而后者呢,有各种七七八八的渠道,人数甚至能达到10个左右,其他985,211的名校上榜名单,也要比县中的数字更好看。

 班里的同学不可抑制地又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年级第一可真带劲啊!

 “哥哥!你也考去帝都的学校好吗?”祝瑶猛地看向盛意,眼里充满期待。

 她倒是不在意林烨上什么学校,但她挺在意盛意未来要去哪里读书,她自己是已经锁定帝都了,可万一她哥哥不去帝都……那一年到头可见不了几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