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爵 作品

第206章 拿好仑

卢琳娜给大家讲解了拿好仑在1813年之后的人生经历。

 1813年不列颠国、俄国、普鲁士、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莱茵地区多次激战。在莱比锡会战之后,拿好仑战败,撤回了塞纳城。

 1814年,反法同盟再次开出停战的条件,那就是高卢国的领土恢复到1790年时的状态,拿好仑视为侮辱,拒绝接受,他重新组织军队再战,然而法军只有10万人,而联军却有35万。

 在布伦纳城(布里埃纳城),拿好仑指挥军队大败普鲁士军队,恢复了自莱比锡战役以来低落的士气。在拉罗蒂埃河,法军与联军再次交战,虽然失利了,但是法军表现出无比的勇气,拿好仑指挥法军在尚波贝尔、蒙米赖、夏托蒂埃、沃尚等地接连打败反法联军,他的军事才能极大发挥,他的战术才华也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他在战略上错误地将进攻力量兵分两路,导致联军通往塞纳城的路畅通无阻。

 1814年3月31日,塞纳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高卢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好仑必须退位。拿好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好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4月11日,拿好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塞纳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好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好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拿好仑在前往厄尔巴岛的路上险些被暗杀。而在塞纳城,路易十八回到高卢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好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国人软禁,还有传闻说拿好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拿好仑别无选择,他密切注视着高卢国局势的变化。

 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拿好仑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高卢国。

 原本被路易十八派来阻止他的高卢国军队见到拿好仑很快就重回其身边。回归的拿好仑受到了军民热烈的欢迎。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大部分军队见到他便阵前倒戈。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内伊、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1815年3月20日拿好仑回到塞纳城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高卢国却只有28万4千人。拿好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6月16日,拿好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击伤布吕歇尔,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剩余普军逃跑,林尼战役变成了击溃战,他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军队追击普军。

 两天后,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