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爵 作品

第153章 楼兰秘史

白天从第一卷开始看起,上面记载了寺庙的兴建过程。

 这座古寺始建于公元370年,这和白天在超时空中看到的一致。这年,一名从长安城来的僧人来到了鄯善国(370年楼兰已经改名叫鄯善),看到西域的这个地方水草丰美,各种宗教汇集,但唯独汉传佛教比较缺乏,便萌生了在这里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的想法。

 因此僧人找到了当地的一名汉族商人,请求他的援助。商人也觉得在西域经商,到处都是西域的寺庙,但却没有中原的佛教寺庙,自己烧香祈福也不方便,因此就联合当地的其他汉族商人,一起出资捐款盖了这间寺庙。寺志上还明确写了当时的商人名单和捐款的明细。

 寺庙建成后,香火并不算旺盛,只有一些当地的汉人来烧香。因此寺庙最鼎盛的时候,僧人也只有十人左右,大多数时候只有五六名僧人。

 创寺的僧人圆寂时,把寺庙交给了他的徒弟。于是他们一代代地传了下去,编写寺志的优良传统也一直延续了下去,一写就是两百多年。白天不禁佩服这些僧人的毅力。

 寺志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写寺庙的一些大事,比如寺庙改建、修缮,大商人的功德,新收的僧人、方丈传代等杂事,并没有什么太有趣的地方。

 寺院的僧人每天都抄写经书,然后他们把经书放在大箱子里。但是经过几十年后,他们发现经书太多并且不易保存,于是方丈决定在禅房的地下挖掘了一个封闭的地下室,用于存放经书。本来这个不是什么密室,是敞开的,只不过僧人后来多了之后,没有睡觉的床,因此把地下室的入口改成了一个床铺。

 白天重点看了一下寺庙关闭前几十年的寺志,并且重点关注了一下对当地历史和周围环境的记录。他想看看是否能找到楼兰古国的消失之谜。

 楼兰古国在公元630年左右突然消失。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这让考古界一直疑惑不解,并且围绕着这个谜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并且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人认为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还有说法认为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更有甚者,认为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或者是被生物入侵打败。

 但至今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

 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