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望风而降(第2页)

 长篇大论之际,动情的也的哥竟然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

 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里戏外都靠装啊。

 简单的迎接仪式后,江钲带领着宋军开始接管静江府。

 府衙内,马不停蹄顾不上休息的江钲立刻派人收缴伪元官印,查验户籍、钱粮账目,同时张贴安民告示。

 一时间,整个静江府衙忙碌得不可开交。

 天色已亮,兴王赵与珞率领宋军主力姗姗来迟。

 在一番客气之后,沐浴、焚香,然后便是当众宣读圣旨。

 原伪元万户长也的哥如愿以偿得到铁帽子侯爷的爵位。一个实打实的“归义猴”便从此诞生,与国同休。

 也的哥的部将们也都得到了提拔,特别是也速儿和速哥这两位因为表现突出,竟然出人意外的被封为“伯爵”。

 虽然只是个下等伯爵,但也足以令这两位千户甚是满足。

 当然了,如此厚的封赏也足以令其他人羡慕。

 意外之喜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降临,按耐不住喜悦的这两位主,更是当场大礼参拜,声泪俱下,高呼万岁。

 阿失罕的头颅被高高悬挂在静江城墙上,其家眷则被押往翔龙府,等待日后处置。

 随后,赵与珞派出使者,各路信使们手持朝廷檄文奔赴各地,所到之处无不开门请降。

 至此,广南西路静江府周边各县、乡,全部重新回归大宋。

 西路军的北伐之旅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

 邕州是广西首府南宁的前身。

 始皇帝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南宁属桂林郡辖地;汉初属于南越国地;三国时期归广州郁林郡,属吴国;东晋太兴元年,即公元318年,设晋兴郡,治所在晋兴县,“晋兴”也称为后世南宁的第一个地名。

 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改晋兴县为宣化县;唐李渊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以宣化县地设南晋州,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李二又将南晋州改称邕州。

 宋朝时期邕州属广南西路。南宋灭亡之后,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也就是1279年,改邕州为邕州路,属湖广行省。

 一湾邕水一湾情,半城绿树半城楼。

 左溪(江)、右溪(江)、在城东,西流至城东南,同注邕江(郁江)。

 严格来说,珠江属于流域,并不是具体某一条河的名称。

 珠江分为西、北、东三江。邕江、郁江都是同一条河流,只不过在不同地界其名称不同罢了,再往东流为浔江,加上黔江一起流入西江,最后在磨刀门水道注入南海。

 西南军团需要收复的地区最广,路程也是最远的,最佳的方案便是水陆并进。

 邕州城,主帅色目人阔阔坐在衙门里,气不打一处来,在接连摔碎了数个茶碗之后,心中的怒火仍然不能消除。

 就在前几日,刚刚斩杀了一批百户,甚至还有千户,却仍然不能阻挡其部下的逃亡。

 这不,当面对着陈吊眼率领的水陆并进的十万精锐宋军之时,当看到冒着黑烟,没有风范,没人摇橹,跑得飞快的宋军战船。

 “这特么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震惊之余,沿途的一批中下级军官再一次选择了不战而退,跑到了城池坚固的邕州城外。

 对于逃回来的士卒们的说辞,阔阔是绝对不信的,同时也是崩溃的。

 什么狗屁的不用风帆,不用摇橹,而且跑得比兔子还要快?

 老子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的玩意儿。

 如果一人这样说或许是为了推卸责任,但所有人都这样说,阔阔就不能不重视起来了。

 原本打算再砍杀一批,以正军纪的阔阔动摇了,开始隐隐有点相信下属们的“狡辩”。

 思来想去的阔阔觉得总不能把这些人全杀了吧。再杀下去不单单是没有带兵之人了,弄不好恐怕还要引起哗变。

 此时的阔阔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揉揉头,表示很为难。

 特么的,我堂堂大元勇士什么时候竟然被南朝这帮废物撵兔子似的,跟在后面穷追猛打。

 地图之上,贺州所辖临贺、桂岭、冯乘、封阳、富川;梧州路苍梧县;浔州路桂平县、平南县;贵州(此贵州非彼贵州);以及近在咫尺的永淳县。

 浔州是后世的广西桂平。

 (此处的“贵州”指的是后世广西南宁贵港市,可不是贵州省。贵港古称贵州、贵县,别称荷城。是最早使用“贵州”这个名字的地区。贵港历史悠久,数千年前已经有华夏先民在此生活。唐朝时期,在此地设置南尹州,后改名为“贵州”。到了后世,设立贵港市。而后世的贵州,作为地名最早出现是在宋朝初年,主要属于夔州路管辖。)

 永淳是后世的南宁横州市。

 整整二十多个县丞,就这样丢了,短短不过一个月之间,特么的全都给丢了。

 阔阔怒不可遏,怒骂不止道:“废物,都特么一群蠢猪!”

 阔阔看着地图,结合情报显示,一两日之内便有一批宋军沿着陆路而来。思来想去的阔阔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半路伏击。

 阔阔的想法妙不可言,先把宋军的先锋部队吃掉,好让宋军明白花儿为何这样红,顺便挫一挫宋军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