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泉州之战(八)(第2页)

 (这两种投石机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西域炮(投石机)射程可达200米,超过了襄阳护城河的宽度。

 150斤重的巨石,呼啸着飞跃襄阳城墙,从守城将士头顶飞过,砸在城内,城内建筑成粉末状,而地面上也留下数尺深的大坑。

 可以说回回炮彻底击碎了襄阳守军最后的一丝丝信念。

 再加上元军四面围困,切断襄阳与宋朝的联系,吕文焕出城投降。

 战争是残酷的,无所不用其极。

 蒙古人西征时期就曾无数次把染病致死的尸体抛进敌方的城池里,灾难迅速蔓延开来。

 “床弩!床弩!”宋军各船上的观察手惊呼着!

 “特么的!还是小看了蒲寿庚这个狗贼。”黄鹤一拳砸在栏杆上,怒骂道。

 所谓的“床弩”就是把数张弓合并在一起安置在床架上,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

 在古代也是一种远程大杀器。这种武器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至汉朝普遍使用。

 床弩种类很多,小型需要六七人操作,大型的需要数十人到上百人。

 最着名的还是宋朝的八牛弩,其射程超过千米。

 蒲寿庚战船上肯定不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操作的床弩。

 包括投石机在内都是小型化的,太大的战船上也用不了。

 但即便这样,元军也不再是伸着脖子待宰的羔羊了。

 一时间宋军的压力突然剧增。

 宋军前排战船上的大小军官大声提醒着手下的士兵们:“上大盾,上大盾!注意隐蔽,给我狠狠地打。”

 战争就是这样,至于说能不能隐蔽得了,或者大盾能不能扛的住,那就看天意了。

 并不是说军官提醒了,就安然无恙了。

 宋军把一面面大盾支棱起来。

 与此同时,一枚枚石弹,一支支大号的箭矢已经呼啸而至!

 石弹砸在战船上,岂是木质战船可以硬扛的。

 一颗苹果从高楼坠落都是相当危险的事情,何况十余斤重的石头疙瘩了。

 石弹飞跃海面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在宋军战船上,顿时木屑横飞,船舱被砸出一个个的大窟窿。

 虽然有大盾防护,但石弹袭来,岂是人力所能及的。

 一名名大盾手双手紧握盾柄并用肩膀顶住盾身。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一枚枚石弹砸在盾牌上,精钢打造的大盾顿时肉眼可见的凹陷下去。

 石弹势头丝毫不受影响,连人带盾被巨大的冲击力一同轰倒。

 大盾手猛然向后飞去,直接撞击在身后的船体上,然后才停了下来。

 一支箭矢擦着海面,势大力沉极速飞来。

 箭矢射穿坚固的盾牌,锋利的箭头射入一名年轻的宋军身体。

 “大宋万胜!杀……”

 年轻的士兵在生命的最后,拼尽全力用满是鲜血的嘴巴,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这名年轻的无名英雄,用他的实际行动,用他的生命,感染着身边无数的华夏儿郎!

 “大宋万胜!”

 “杀!杀!杀!”

 虽然伤亡不断增加,但宋军的气势不减反增,喊杀声震天动地。

 “擂鼓!助威!”

 巨大的鼓声响彻云霄!

 张世杰张老将军更是一把夺过鼓槌,奋力敲打着巨大的战鼓!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一阵高过一阵,传向四面八方,传入宋军将士的耳中。

 “特么的,命令锦衣卫自由射击,给我瞄准了敌军操作手狠狠地打!”

 因为特种部队属于最高机密,黄鹤只能把属下称为锦衣卫。

 况且这样称呼也没问题,他们本来就属于锦衣亲军。

 火枪手们看了一眼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抹了一把眼泪,咬碎钢牙,举起手中的米涅步枪,瞄准元军,不断地重复着早已经熟透了的操作步骤。

 黄鹤的特战队员们心态倒是平静很多,或许是经历了更加残酷的训练,练就了“铁石心肠”吧。

 此刻,分乘十余艘战船的一百多名特战队员眼中没有泪水,只有那坚毅无比的目光,和那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