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放榜(第2页)

 此处的“花”指的是美女,未婚美女。当然了也可以顺便看看其他的风景。

 王安石的这首诗:“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自绿衣郎。”

 “金明池”是北宋皇家园林,宋朝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地方。

 每年三月初一之后金明池对老百姓开放一段时间。

 普通老百姓能进入皇家园林游玩,在古代也是极其罕见的。

 红裙对应的是未婚少女,绿衣则指新科进士。

 李格非高中进士之后就被抢了,被宋朝状元王拱宸抢走当了孙女婿。

 王拱宸的孙女嫁给李格非后生了一个女孩,这名小女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这种抢进士可比后世的某夕夕拼手速要重要的多。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手速慢,新科进士就被别人家抢走了。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青衫,指的是进士们穿的衣服。

 73岁考中进士,还有人提亲,媒人问年龄,40年前33岁……

 提亲的对象还是年方二八(16岁少女)。

 这已经是比较文明的了,至少人家还去征求一下新科进士的意见。

 更过分的是被五大三粗的壮汉直接套麻袋扛走,直接洞房生米做成熟饭。

 这可就是动手真抢了,还明着抢。

 真宗皇帝赵恒写的那首“劝学诗”:“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朝放榜之日抢老公的盛况,可见一斑。

 ……

 “放榜了,放榜了!”

 贡院门口人声鼎沸,人潮汹涌,人头攒动。

 墙头上,几张巨大的黄纸,浓墨写上进士及第考生的名单。

 高中者兴奋而去;落榜者,则满脸沮丧,站立不稳,由人搀扶着颓然而返。

 赵昺采用的是综合成绩,也就是看总分。

 结果在意料之中,郭守敬无论是传统科举题目还是杂学得分都遥遥领先,高中省试(进士)第一名会元。

 状元也是进士,但那是通过殿试之后的排名。

 “兴王,这郭守敬考试如何?”书房之中的赵昺问道。

 “回官家,此人科科都是优秀,总分更是遥遥领先。臣以为当为省试第一名。”赵与珞把郭守敬的考试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嗯,此人是否可靠?”

 “回官家,此人连同家属一同住在海口东城外一处名曰云岭的小村子里。平日里做些器械之物,倒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嗯,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我等也不能大意,毕竟此人从金国故地远道而来,本就不是宋人,不得不防啊。”赵昺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臣明白,臣会派人继续暗中调查。”

 “善,我朝这些科技是决不能有半点泄露风险的,但同时也不能伤了那些从北地真心来投的人。”

 天下哪有百分之百的信任,何况一个王朝。

 赵昺的这些技术根本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一旦泄露后果极其严重,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故而深入调查一番也是必须要走的过程。

 “既然如此,有劳兴王去安排一下,午后朕见一见此人。”赵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