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的狼 作品

第415章 油莎豆(第2页)

 油莎豆多用途综合价值极高,首先,油莎豆地上部分的油莎草可亩产鲜草约3000公斤,干草1000公斤,茎叶营养丰富,含粗脂肪7.6%~8.9%,糖10.6%,粗蛋白9.8%和粗纤维19.3%,鲜草可以直接或者打浆后饲养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干草可打成粉状,调配混合饲料,饲养鸡、鸭、鹅等家禽。

 地下块茎出油率为30%左右,没有麻风树的种子出油率高。亩产管理得好,种子不退化可收获块茎500-600公斤左右。

 油莎豆本身原产地为非洲,自祖宗辈就相当适应非洲那样的干旱少雨气候。早在古埃及时期,古埃及人就最先发现了它的功效,开始培养繁殖它,用它来制作成食品和药品。

 刘天赐得到培育了无数代以后,终于得到一批性状稳定不易退化的油莎豆。这批油莎豆,生长更为快速,从播种到收获仅需80天的时间,亩产块茎900-1100公斤,出油率提升到了45%-50%,每亩可提取生物柴油400至500公斤。

 与此同时,经过改良之后的油莎豆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抗旱能力。只需要随意洒上一些水,它们那长达 3 米(原本植株仅有 40-50 厘米)的根系便能轻而易举地从沙砾之中汲取到自身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水分。

 假设我们在整整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全部种满油莎豆,那么最终将会产出多达 750 吨的生物柴油!要知道,如今的华国仍有足足 130 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倘若将这些广袤无垠的沙漠统统都用来种植油莎豆,那么仅仅是生物柴油这一项就能收获高达 975万吨之多!

 从十年前的数据来看,当时华国每年需要进口大约 120 万吨左右的柴油。如果能够使用这些由油莎豆提炼而成的生物柴油来替代传统的石化柴油,那么全国每年所能节约下来的油料数量简直就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啊!

 刘天赐决定先在沙漠地区进行试点种植。他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西羌市与当地政府合作,选取了一片沙漠区域,开始大规模种植油莎豆。

 在专业团队的努力下,油莎豆顺利成长,广袤的沙漠逐渐变成了绿油油的油田。经过两个半月的栽培,油莎豆获得了丰收,经过测量种植下去的油莎豆在西羌这样典型的沙漠之地,平均亩产达到了1050公斤,平均出油率保持在47%这样的高水平。

 这次实验成功,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燃料问题,还为沙漠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人们看到了油莎豆的潜力,纷纷加入种植行列。刘天赐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他希望通过油莎豆,让更多的沙漠变为绿洲,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