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风听 作品

第297章 硝烟再起(第2页)

 “……”

 众人此时也明白了有了白若惜,他们北岛天然处了不败之地,而白若惜像是说嗨了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丝素蛋白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使用性能,但因为丝素蛋白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羟酚基及其它结构,容易吸收紫外光而变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氨基酸组成发生裂解,白度明显下降,随照射时间的增加,丝素蛋白泛黄程度也增加,特别是在有水存在下,泛黄更为严重”

 说道这里白若惜停顿了一下,见众人都是一脸懵逼,于是加快了语速。

 “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丝素蛋白又难于染色和易于褪色等,为了使缺陷得以改善,必须进行改性,改性可以用生物学的基因方法来改善蚕的品种,也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加以改进,通常为化学改性和高分子共混两种方法”

 就这样,白若惜在万众瞩目之下完成了他的装杯(带货)表演。没错,她白若惜跳出来虽然是为了帮助北岛代表队在这次纪录片中抢的更多的镜头,同样也是在卖力宣传自己的产业,毕竟这期节目主要赞助商可是她们白家。

 “据说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

 夕颜眼看着两伙人争得热火朝天,让她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加入战场,先不说她加入京都这一边能不能五vs四能不能压住有白若惜这大能还不好说,就算压住了,她也不确定任一生作为领队下场拉偏架,毕竟任一生虽然是领队,但同时也是嘉宾,因此她也懒得多了,直接重新开辟战场,呸,话题,这样她就能避免加入乱战同时也让自己有了存在感,不至于等剪辑的时候让剪辑师都找不到他的画面。

 “根据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上古时期(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夏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而据破灭纪的文献记载人们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xx年(1926)年在xx(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因此据当时的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是用锐利的刀刃切去了茧的—部分。所以该村是上古时代(仰韶时期距今约5600—6000年)养蚕的地方,为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

 “咳咳咳”

 见到夕颜都发言了,自己要是再不发言就成扁桃体了。

 “同样是破灭纪文献记载,在某(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 ”

 任一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随后带领他们的存在也立马加入了战场。

 “丝绸织品技术由于其编制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成为破灭纪前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夏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蓝生水说完看了看众人似乎没有啥反应,于是继续侃侃而谈。

 “丝绸在破灭纪之前就是是中夏古老文化的象征,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夏丝绸更是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上古时期(几千年前),丝绸从破灭星上的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饰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从那时起,丝绸几乎就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

 眼看着村长像喝了假酒一样有些说嗨了,于是任一生连忙打断道。

 “差多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吃早饭了”

 众人一大早就过来参观缫丝厂,拍了半天都差不多到点了,因此任一生借着这个机会立马按住了‘来戏了’的村长。然后吩咐众人可以散了,当然了 主要目的还是他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