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心知肚明(第2页)

 为什么国营厂子工人对厂子感情深,因为在这个时代,工人的一辈子,都是跟厂子联系在一起的。

 小时候上厂子的幼儿园,小学,乃至于中学,等年龄大了,父辈退休,又接班成为厂子的工人。

 等到了结婚的年龄,厂子给分房子,再等生了孩子,孩子继续上厂子的学校。

 工人的一生几乎都寄托在厂子的身上,对厂子的感情能不深么?

 七八十年代,有些技术工,往往能创造奇迹,手搓万物,这种水平可不是光靠心灵手巧就能做到的,还要有真正以厂为家的信念,愿意为厂子付出的觉悟。

 几十年后,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宣传家文化,希望职工把厂子当成自己的家,去奉献,去努力,可是有用么?

 你挣钱的时候把我当奴才,一分钱都不想多给,奉献的时候让我把企业当自己家,这不是扯淡么?

 星火厂是韩毅手里第一个厂子,而且市场很大,对于厂子里的工人,韩毅自然也很看重,这些人日后都会成为厂子的骨干,那么怎么留住他们,就是管理层应该多考虑到事情了。

 韩毅的办法很简单,晓之以情,动之以财,住房安排上,学校安排上,就按照老国营厂子的模式去弄,还怕工人不一心一意的盼着厂子好?

 有句话叫今天我以厂子为荣,明天厂子以我为荣,星火厂得先做到让工人出去,跟其他人说起自己的厂子,就觉得牛逼哄哄,工人们才会自觉奉献,保护星火厂。

 杨市跟韩毅聊了很多,中午工作餐吃的很朴素,但也很开心。

 因为韩毅主动表态,只要市里支持,那星火厂就会一直留在淮南。

 留住星火厂,就等同于留住了外汇,杨市再往上走走的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这一高兴,杨市又给韩毅许诺了不少东西,货运方面,市里会跟上面申请,给星火厂要一批大卡的份额,以确保星火厂的日常使用。

 另外铁路货运不走铁路局的系统了,而是走淮南矿务局的系统,跟着煤车走,更安全,也更方便。

 不过杨市答应归答应了,回头估计还要去矿务局那边做做工作,不然人家真未必会点头。

 除此之外,杨市答应,市里还会给韩毅挡下那些没必要的学习团,参观团一类的,免得影响星火厂创汇的工作。

 其实这几年下来,各地也是怕了,一个地方出名,一群学习团,参观团蜂拥而至。

 美其名曰学习,实际上就是借着机会蹭吃蹭喝,往往能把被学习的企业蹭的半死不活。

 所以这两年各地也都学精明了,闷声发大财,聪明人从不声张。

 等杨市和冯翔东要走的时候,还特意给了韩毅一个许诺。

 “小韩,你工作做的好,今年咱们淮南往上面报劳动模范的时候,我保证,一定有你一个!”杨市肯定得说道。

 “那我先谢谢领导了。”韩毅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