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趁病要命(第2页)

 “对了,我们陆县令已经去附近县城求援去了!相信过不了几天,这附近的老师们都会赶过来!到时候娃儿们五十个人一个班,大家先把学习进度拉起来!你们既然来投了我们城主,那以后就是城主的子民,当城主的老百姓有棉衣穿、有粮食吃、有书读、还有治疗天花的药物,你们都得时时刻刻记住城主的大恩!”

 “从现在起,你们不是白莲教的教徒!而是我们金州府的老百姓!既然成为了我们金州府的老百姓,就得守我们的规矩。你们那一套什么经书教义的,别在这儿给我传播!我们不信你们那套!谁敢传播,就克扣谁的粮食,不准你家娃儿去读书!”

 “你们别以为不读书就怎么的了!我告诉你们,你们恭州的百姓们都投降了,城主很快就会打下恭州!到时候你们就是本地人!把书读起来,脑子聪明的,肯用功的,一两个月就能赶上人家的进度!说不准还能赶上下一次的吏员考核工作!到时候你们可就不再是泥腿子啦!通过了吏员考核,那就是实打实的官身!你们家从此可就改换门庭啦!”

 陆士文收编恭州教徒的主要原则有三个。

 第一个是破除他们的封建迷信,不准他们再传播教义,减少他们的凝聚力。

 第二个是让所有人都有活儿干,不能有一个人闲着,这人闲着就会生是非!只有每天让他们累死累活,他们才不会考虑其他问题。

 第三个就是一定要给他们一点希望。比如全民教育这件事,他就特意交代了宣传员一定要反复讲解,保证每个人都知晓,这样一来,下一代有了指望,谁还会跟着白莲教的人做事?

 不得不说,陆士文这一套组合拳还是十分有用的。

 尤其是涉及到娃儿读书的问题。

 那宣传员几乎是走两步被人扯住,问的几乎都是那几个问题。

 ——读书要钱不。

 ——要读多久才能去考那个吏员。

 ——老师们啥时候来?

 ——能不能先给娃儿们建一个读书的草棚?

 直到第二天,接种牛痘疫苗的大夫、工匠们、老师们才安排到位,开始陆陆续续的建设工作。

 眼看算是暂时稳住了这群人,陆士文却还是忧心忡忡,随后便叫来了卢飞:“卢将军,我心里还是担心,虽说咱们这一片风平浪静,可瘟疫不是小事。大周朝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出现过瘟疫了,这瘟疫一起,怕是西面的百姓们会遭受灭顶之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卢飞也是一脸凝色,“你有什么想法,不如说来听听。”

 “我是这样想的。先前听安将军说起,说他们斩杀王伦那日,白莲教那边就已经有很多教徒往西面逃了,这瘟疫肯定是扩散开了。而且,恭州也不一定是最先发现瘟疫的地方,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舟山王的地盘里已经有不少人患病。不管城主现在有没有向西面进军的可能,瘟疫一事,极有可能引起整个大周朝局势的变化,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陆士文望着卢飞,定定的说道:“至少…我们需要了解西边是个什么情况,再把这些情况告知城主,好让城主提前打算。”

 卢飞琢磨出些许味道来了,却也不得不佩服陆士文的深谋远虑。

 看看人家这官做的,事事想在城主前面,他要是城主,怎么可能不喜欢陆士文这样的人?

 “你是说…我们派人去舟山王的地盘打听一下情况。”

 “没错。咱们的人都接种了牛痘疫苗,许没什么大碍,即使出入舟山王的地盘也不怕。再者,若是西面真的瘟疫横行,那至少得死数十万人…”陆士文脸上一抹狠辣,“说句不该说的,趁他病要他命!若西面城池松懈,咱们就……”

 陆士文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卢飞立刻心领神会。

 若是西面当真瘟疫横行,舟山王的势力必然大受打击,那么现在就是他们攻城略地最好的机会!

 战争本就是最残酷的,他们能接纳恭州那么多人,却对舟山王那边的百姓鞭长莫及。

 卢飞也只能叹一句:时也命也。

 两个人似乎都想到一处去了,四目相对,皆有一抹难以言说的凝重。

 这就是战争啊。

 建立在鲜血和白骨之上。

 为了更美好的将来,他们现在必须要学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些人的痛楚。

 甚至内心还有一个阴暗的声音在说这瘟疫来得可真及时。

 届时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路攻城略地,打到舟山王老家去!

 “刘将军的部队还有多久到?”

 卢飞回道:“他们从兴元府出发,再去金州府调兵,至少得十天时间。我三天前接到的战报,如果没有意外,七天后他们应该能到三平县。”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你派一千轻骑小队前往舟山王腹地,看看这瘟疫的传播情况,顺便探探他们地盘上各个城池的实力。”

 ————————————————————

 已是隆冬。

 兴元府的府衙之内。

 六个州的情报犹如雪花一般堆积在徐振英的长几之上。

 徐振英和她的秘书办下午去给金州府第一支建设队剪彩,当初解差班的大牛不知从哪里筹措的钱财,愣是拉着几个兄弟伙组建了这支近一百人的施工队,主要负责承接他们朝廷的工程。

 徐振英跟解差班的人关系非同寻常,同时也为了表达对民间企业的支持,因此她是必须出席剪彩仪式。

 等仪式结束,徐振英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回到府衙内。

 随后江潮平迅速的找出三平县的战报递给徐振英。

 这几日他留心到徐振英最是关注西边的情况,因此三平县来的信息,他总是打起十二万分精力关注。

 目前,秘书办虽说留有四个位置,可目前只有他和军部过来的另外一个叫曲敏的。据说还有一个叫庞小花和常远山的,因为工作交接和路途遥远之故,还在赴任的路上。

 江潮平是最先到岗的。

 他以前觉得医学生算是辛苦的了,邱院长那更是辛苦。

 可自从来到了徐振英身边,他才知道,原来城主才是天下最辛苦的人!

 徐振英的工作强度高、节奏快,几乎从早上八点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来找,中间还穿插着各种会议、讨论、剪彩、检查、微服私访等。几个部长若是想要找城主,基本只能晚上来府衙寻她。

 江潮平干第一天的时候,就站得腿肚子发麻,脑袋发晕。

 可是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面孔、那么多的战报,徐振英总是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让身为天子第一近臣的江潮平倍觉压力。

 好在,很快曲敏就到任了。

 一个看起来很温柔,但实则一身矫健肌肉的女子,其人虽相貌不扬,但不知是不是因为从军队过来的缘故,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素质都远胜于他。

 这让江潮平觉得很是挫败。

 原来这所谓的搞技术和搞管理,区别这么大!

 他这医学院的天之骄子,到了秘书办,竟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好在江潮平做实验时就养成了百折不挠的性子,虽然屡受挫折,但是肯学习、肯花心思,不过短短一个多月,他就已经略显得游刃有余。

 不过目前他最希望的还是另外两个人尽快到岗!

 这秘书,还真不是人干的!

 他真是好奇,城主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看她不过十五岁,而且还是个姑娘,就这么高的工作强度,甚至早上还有精力去跟着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