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不收礼 作品

第285章 报社遇袭(第2页)

 而不管是金九龄还是程子卿,背后的控制人都是黄金荣,捕房里的所有大事最后都是黄金荣来决定。

 这个程子卿周冬凛倒是听说过,他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作为法租界的密探闯了中共一大的会议。

 最后导致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了嘉兴南湖。

 见到程子卿,周冬凛报了自己的职位和张森的名字。

 程子卿很客气的接待了他,可听到周冬凛询问抓来的两个流氓时,他就回了两个字:

 “放了!”

 “为什么?”

 程子卿两手一摊:

 “一是没有证据,警察问了一圈没人出面指证。二是这些人就是混混,没钱,抓了还要浪费警力看着。”

 “那能不能加强警力在报社周边巡逻!”

 程子卿拉着周冬凛走到墙边,墙上贴着麦兰捕房的辖区(黄色是小东门捕房)。

 “我们辖区总共有在册居民人,其中华人人,外国居民524人,巡捕共244人,也就是每个巡捕需要负责265个居民,在法租界六个捕房里来说虽然不是警力压力最大的,但是我们的辖区是一条狭长地带,是整个法租界里公共租界与华界通行最方便的,是管理难度是最大的。”

 说着又指了指地图上的圆点:

 “所以为了更好管理往来人员,我们在爱多亚路几乎所有南北向路口设立了固定岗口,总共有38个固定岗,每个岗都有警察24小时值守。”

 又敲了敲四川南路爱多亚路口的那个圆点:

 “这次我们的警力能够快速赶到现场赶走这些流氓,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固定岗的警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这已经是我们现有警力能够做到的极限。”

 周冬凛看着墙上的地图,知道自己再提要求就是强人所难,向程子卿道谢后离开了麦兰捕房。

 到了《大美晚报》报社,大门上方的玻璃被人砸了一个洞。

 周冬凛看向马路对面,《中美日报》报社大门紧闭。

 门外虽然已经清理干净,但是门上和窗户上的碎玻璃昭示了这伙流氓的凶残。

 丁默邨应该是故意选的这个时间,自己在工部局坐班不会被误伤。

 这次虽然因为这帮流氓没文化找错了地方,但是下次就不会这么幸运了。

 可他既劝不住朱惺公又拦不住丁默邨,只好旁敲侧击的提醒朱惺公和张东升周一的时候不要待在报社里。

 ......

 1939年7月31日 星期一

 在《大美晚报》的所有人战战兢兢的熬过两个星期后,七月的最后一天,这伙流氓再次找上了门。

 上午十一点,周冬凛接到张东升的电话。

 报社被砸了,十五个员工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所幸都没有生命危险。

 张东升因为正好在外采访躲过一劫。

 朱惺公正好家里有事也没撞上这些流氓,最后这些人砸了他的办公室和报社的排字房。

 临走还点了一把火,幸好不大,在报社员工和赶来的警察帮助下很快扑灭,没有造成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