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吃胡萝卜 作品

第2章 美人心计(一)

薄巧慧醒来之后环顾了一圈四周的环境,看这样子,应该此刻她已经与太后认亲了,比起从前家里的家徒四壁,现在好歹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薄巧慧出身农家,从小家境贫寒,曾听家人说她的姑奶奶在宫中为妃,只是无缘得见。那时的薄太后因为忌惮吕后的狠毒手段,为保全自身和儿子,他不得不自毁容貌,带着儿子去了代国做王太后。

 前些年大汉闹了饥荒,薄家的姐妹几个饿死的饿死,得瘟疫死去的也不少,后来在薄巧慧父亲去世,代王重回长安继承帝位,薄太后成为皇太后时,母亲为了活下去,才让薄巧慧抱着试试的心理去投靠姑奶奶薄太后。

 薄巧慧投靠姑奶奶也是犹豫了很久,幼时的贫穷给她打下了烙印,底气明显不足,她不确定姑奶奶发达了,会理她这样的穷亲戚吗?不过,当她见到薄太后的时候,太后表现的比他想象中的要亲切温柔很多。多年的背井离乡,让太后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有种难以挥去的孤独感。来到长安之后,突然间有一个楚楚可怜又乖巧懂事的侄孙女来到了自己面前,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和对过往那些年屈居人下的自己的补偿心理让她对薄巧慧格外的关注和喜爱。

 此刻的薄巧慧已经被太后认亲,这次回乡也只有短暂的半个月时间,薄太后说,让她回乡安顿好母亲和家中幼弟,再进宫陪伴在薄太后左右。如今离太后派人接她回宫,只剩下短短三天的时间了。

 原本薄巧慧是打算避开皇宫的这些纷纷扰扰,直接不去和薄太后等人接触,她凭借自己的本事也能够在汉朝养活她的母亲和弟弟。不过她现在穿过来的时间点有些尴尬,太后已经见过她的容貌,如果此时此刻再突然间消失,恐怕太后会对她的家人发难。毕竟太后愿意认下她这个侄孙女,除了暂排宫中的无聊时光之外,更是想利用她这个适龄女子来稳固薄家的地位。到了现在,她恐怕不得不进宫一趟了,不过与其做一个毫无筹码,任人拿捏的孤女,她得让自己更有价值。只有有价值的人,才不会被随便放弃。

 薄巧慧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薄家虽然穷苦,但是薄夫人和巧慧勤劳能干,薄小弟乖巧听话,一家人过得也算是和乐。尤其是在薄太后认下薄家这门穷亲戚之后,周围的四方街坊邻居都知道薄家是太后的亲戚,对他们家也客气了很多,再也不敢欺负他们孤儿寡母了。

 听到巧慧起来的动静,薄夫人带着一脸喜色的走进了巧慧的闺房。

 “巧慧醒了啊,母亲为你留了一碗鱼汤,快过来尝一尝。”

 因为小时候吃了很多的苦,巧慧也经常和家人饥一顿饱一顿,吃不饱饭是最经常的事情。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娇美丰腴的时候,但是巧慧看上去却是面黄肌瘦,比正常的同龄人要小好几岁的样子。

 “母亲,我现在这会子还不饿,鱼汤就等着过会儿再喝吧。”

 薄夫人心疼的摸了摸巧慧泛黄的发丝,从前家里面吃不起饭,巧慧懂事,总是借口说自己不饿,把好东西都留给自己和她爹爹。如今家里面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她还是改不了这样谦让的好习惯,她的巧慧多么的善良乖巧,真不知道以后若是进入深宫之中,她该怎样存活?

 “过两日,姑奶奶就要来接你进宫了,等我的巧慧进宫之后,我们母女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相见。 ”

 巧慧乖巧的靠在薄夫人的肩头,做母亲的,大多都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大富大贵,只希望她平安快乐,薄夫人自然也是。上一世,她贵为皇后,为了维持皇后的尊严与体面,她不敢也不愿意让从未读过书,不懂礼仪的母亲进宫,直到她自缢而亡的那一日,她都没能再见母亲最后一面。虽然特殊事务处理部接了这个任务,元宁就会替巧慧好好照顾好薄夫人和薄小弟,弥补她没能完成的那些遗憾。

 把薄夫人哄好了之后,薄巧慧走出了家里的小院子。薄家现在住的房舍是薄太后念他们孤儿寡母住在茅草屋里面实在可怜,也跌了薄家的面子,特意着人给他们盖的四进四出的院子。薄家住在长安的城郊,虽然没有城中繁华,但也有一份独一份的静谧和安详。巧慧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了传说中的“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的长安。

 文帝刘恒即位之后,躬行节俭、励精图治,他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大力发展农业,促进和外邦的贸易往来。长安在他的治理之下,逐渐有了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