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作品

第334章 李牧乃赵之武安君

夜空星芒点点,朗月高照。

 大河之上火光绵延,横连两岸。

 成蟜、李斯同乘一船,随最后一批士兵渡河。

 北岸,冯劫立在岸边,翘首以待,凝视着河面上的火龙,每每靠近一步,他悬着的心,就往下放一放。

 直到船只靠岸,河面上再看不到渡河的人,冯劫大步迎上船头,挤开人群,锐利的目光在攒动的人头中,认真寻找:“公子,公子。”

 “后面。”

 李斯站在人群后面,挥舞着从士兵手中接过的火把,在头顶划过轨迹重复的弧圈。

 簇拥而下的士兵,自觉排成一列,贴着船沿儿往岸上走。

 看到成蟜的身影,冯劫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他快速迎过去,“公子,我已派人给李牧写信,最迟后天就能得到回信。”

 “李牧一直在赵国雁门一带抗击匈奴,无人知晓他如何带兵,之前赵国攻燕,夺取大量城池,燕国便趁赵军攻韩,国内空虚,袭扰赵国,试图收回失地。结果李牧兵出雁门,旬日之间,连战连捷斩杀燕军八万,再夺二十城,此人比之当年的廉颇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奢、廉颇之后,又有李牧,赵国国势倾颓,竟能名将辈出,将来会是秦国一统的劲敌。”李斯感慨一句。

 在河对岸,他就看过冯劫的军报,内容简略,不够详细,此时得知了李牧真实战绩,心中大为震撼。

 “确实如此,能与秦军一较高下的只有赵军。”

 冯劫附和一句,看向成蟜。

 事实证明,派人过河征调所有船只,既不耽误行程,也让士兵得到了休息。

 所以,他打算听听这位公子的看法。

 成蟜表现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淡,毫不热衷此事,随口道:“廉颇善守,李牧善攻,更是擅长歼灭敌军,他是赵国的武安君。”

 此时的李牧,不过是个普通的边将,有一些战功,却始终无法接触到军事核心。

 就连南下,也是带着雁门的守军,而不是赵国各地援军。

 说他是武安君,是为了让冯劫和李斯,能够以白起为参照,更清晰地了解这个强大敌人。

 “听公子这么说,确实是这么回事,赵国有传闻李牧曾经一战覆灭十万匈奴,起初我还以为是假的。”

 冯劫露出恍然之色,很快便对李牧的遭遇感到不平,又有些庆幸道:“如此良将,却只是边关一守将,不过,这种强大的敌人,最好一辈子留在雁门,直到覆灭赵国。”

 同情,不平,是因为大家都是武将,杀敌立功就该封赏,不封不平。

 庆幸是因为彼此敌对,赵国越是冷落李牧,对秦国就越有利。

 “现实是,他已经南下,就在我们对面,随时都有可能攻来。”

 成蟜泼给他一盆冷水,跟在最后几名士卒身后,走到船头,张开双臂迎着转了个圈,让河岸上的风,尽情地吹在自己身上,语气让人安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吃吃,该喝喝,他李牧再强,也是肉体凡胎,和你我一样,一个鼻子两个眼儿,没什么好怕的。”

 “公子不怕,我就不怕。”李斯接道。

 成蟜撇嘴道:“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用来自我安慰的话,这老六非得跳出来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