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作品

第248章 秦剑归鞘太久了

“王贲,寡人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莫要辜负。”

 王贲和杨端和,齐齐坐在赢政处理政务的案几前面,距离躺椅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

 人未到,声先至。

 赢政信步走来,说道:“你有大将之才,不该只做一个城门监,你就跟在杨将军的身边,做个副将,早日立下功劳。”

 王贲挺直脊背,恭敬拜谢。

 杨端和一头雾水,王贲做城门监这件事,整个咸阳城的人都知道,因为违背王令,没有追随公子成蟜出征,而是听从公子的安排,留在咸阳保护大王的安危。

 导致公子数次落入险境,听闻为了救公子,王翦的侄子还战死在了屯留。

 让他来说,王贲不仅无罪,反而有功,成蟜公子也是个识大体的,平时名声不好,遇到大事却也不含糊。

 不过,违背王令,这是大忌,王贲也不算委屈。

 可是,大王还没有下达任务呢,就把他点为主将了。

 说实在话,他不喜欢,不是不能,比起主将坐在中军帐内整宿整宿的熬夜睡不着觉,他更喜欢带人冲锋,战场厮杀,打完就睡,睡醒就打。

 杨端和侧头看了眼这个年轻的后辈,眼神坚定犀利,一身气势隐而不发,宛如一柄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

 多好的主将人选啊,做什么副将!

 “王上,臣还能打,只要一道王令,必定身先士卒,勇夺城池,王贲年纪虽轻,却行事沉稳,一身气势含而未发,适合坐镇中军,让他做主将,我给他做副将。”杨端和眼睛里已经有了些许战意,以及疯狂之色。

 “卿不愿意的话,那就留在咸阳,寡人领蒙武出征,想必他不在乎主副将是谁?”赢政来到二人对面坐下,扫了一眼杨端和,随口激道。

 比蒙骜年轻,比王翦和蒙武年长,平常是个急性子,但是领军打仗是个耐得住性子的将领,善于发现敌军弱点,一击致命,能够从全局出发,而不是只顾个人痛快,贸然出战。

 正因如此,赢政才选他做主将。

 蒙武还在家中守孝,王翦带兵去了韩国边境,王贲还太年轻,实力暂且不提,威望有待提升,爵位也不足以担任一军主将。

 “别别别,只要不憋在咸阳,就算是一个小卒臣也愿去。”

 杨端和忙拦下赢政的话,主动问道,“不过,王上准备打哪国?”

 “尚不知晓。”

 “未知?”

 杨端和一脸讶然,扭头看向王贲,两人挂着同样的表情。

 这...还真是稀奇!

 “使团自韩国来信,老韩王大限将至,韩国局势动荡在即,北有赵,南有楚,若是他们得知韩国局势不稳,绝不会置身事外,甚至是弱小的魏国,也会趁机从韩国身上撕下来一块肉。”

 “寡人的意思是,提前做好准备,要趁机会将韩国牢牢地掌控在秦国手中,韩国是秦国碗里的羹,不允许任何一国前来分食,王翦带领数万秦军驻扎在韩国边境,应对韩国政局绰绰有余,寡人担心的是有其他国家下场,寡人给你们二十万大军,坐镇蓝田大营,一旦局势有变,可直接发兵驰援,莫要贻误战机。”

 听闻赢政的话,两人神色恢复正常,各有所思。

 “王上,臣愿去请蒙武,让他带兵驰援赵国边境,相信蒙老将军知道了,也会同意的。”

 杨端和按照赢政提供的信息,脑海中快速演绎了一遍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事,主动道:“赵国目前在攻打燕国,无暇他顾,辛胜的两万大军尚能守住,若是赵国结束燕国战事,在插手韩国之前,发动突袭,对秦国将大大不妙,理应再派五万大军前去驰援,只需要死守,让赵国不敢轻举妄动即可,再派一使者赶赴燕国,邀请其合击赵国。”

 “至于南面的楚国,若是要入楚作战,臣自认难担大任,即刻卸甲归田,可要是楚军离开了楚地,臣定能让其明白天下唯有秦剑。”

 “此外,魏国,齐国,燕国,皆不足为虑。”

 王贲咀嚼着杨端和的话,沉思不语。

 杨端和瞥了他一眼,没有打扰,再次问向赢政,提出疑惑,“若只是掌控韩国,不需要展开大战,赵国要防备秦国,楚国与齐国乃是国仇,不敢不防,他们能够调动的大军,不会超过十万,王上既派了王翦,又调动二十万大军,太多了吧?”

 “不战则罢,战则全歼,而不是击溃!”

 赢政移动目光,看向窗外明亮起来的天空,冷峻的脸庞上再添几分杀气和霸道,“秦剑归鞘的时间太长了,就连韩国,都忘了它的锋利,妄图挑战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