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作品

第175章 第三条路,发兵灭国!

“韩王派遣郑国入秦,在关中修渠,即将修成,到时秦国再得关中沃野千里,又有蜀中天府之国供应,秦国不缺粮草,无需韩国供给。”

 李斯直接拒绝了张平的提议。

 出使韩国,就带回去几口粮食,那他还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韩廷之上,也别谈什么人生抱负了。

 免得回到秦国,还要面对秦王的问责。

 至于,韩非的去留,双方全都默契地没有提起。

 没有提起,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尽管对韩非来说很不公平,没有人问过他是否愿意,也没有关心。

 可是国家弱小,便是如此,存亡不由己身,去留不由己意。

 韩王听到李斯说到郑国,眼神下意识地瞥向别处,不敢看向李斯。

 张平回头看了眼心虚的韩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不该派郑国前去秦国,行那什么疲秦之策,出力不落好,还授人以柄。

 事情至此,再说过去,也无意义。

 当初没有劝住韩王,他也有错在身。

 张平继续和李斯交涉,道:“郑国能够帮助秦国修渠关中,新添千里沃野,辛苦我王的一片好心没有白费。”

 “张相好口才!”

 李斯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

 他倒是想骂对方臭不要脸,可是他代表的是秦王,要维护秦王形象,不能爆粗口。

 李斯提起郑国,就是为了乱韩廷的心,区区弱韩,还敢派人算计秦国,吓不死你们?

 韩王的反应,说明他的目的达到了一部分。

 “我有两条路,韩王可以和张相商量一番,看看要走哪一条?”

 郑国的事情,本来就是一件小插曲,李斯很快便把他忘掉了,回到正题,继续向韩廷施压,道:“第一条路,就是我方才所说,秦韩联军攻打赵国,夺回城池;第二条路,韩国敞开国门,让秦军从野王北上,夺回城池。”

 韩王和张平四目相对,方才刚刚有一点轻松气氛的韩廷,瞬间到达了最凝重的时刻。

 往远了说,有假途灭虢的旧事,警告天下诸侯,不要干打开国门,借路给他国的蠢事,以免国破家亡。

 往近了说,二十年前,韩王然亲自割让上党送给秦国,而上党太守不愿意成为投秦,转投赵国,引发了一场百万人参与的大战,秦国以伤亡过半的代价,全歼赵国四十万余精锐士兵,险些灭了赵国。

 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秦军只会更加强大,只要韩国敢打开国门,亡国就在旦夕之间。

 可若是不开,就要跟随秦国讨伐赵国,若是灭了赵国还能跟着秦国分口汤喝,若是灭不了,赵国打不过秦国,一定会拿韩国撒气,说不定秦国会因为战败,声称韩国拖后腿,也攻韩撒气。

 这种事,在长平之战后,一直都在发生,秦赵两国隔三岔五地打韩国泄愤。

 不管怎么说,两条路都很危险。

 韩王可以没有好处捞,但是置身险境,天天挨揍。

 他有些底气不足地问道:“有没有第三条路?”

 张平同样在看着李斯,一个到了此刻,还有所隐瞒的秦使。

 “有,发兵灭国!”

 李斯举着符节,在众人的注视下,直接出了韩廷。

 留下众人,在原地发呆。

 发兵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