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诸葛亮的无奈(第2页)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重新做了回去:

 “好了,各位将军尽力而为就好……

 下面咱们仔细商量一下,该如何打好这一仗。

 不管孙策疑兵也好,还是有什么阴谋也好,我军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非打不可,而且还非胜不可……”

 五人点头,然后纷纷开始和诸葛亮商议起具体的行动计划……

 在第二天一早,诸葛亮大军,按照昨天定下的计划开始了行动。

 先是派了大量的斥候,游走于狄道三城,以及周边各县,多方面,多途径的打探关于孙策军的任何情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而陆续得到斥候与各县的情报来看,孙策军在三座城池中,足足有着十万人还要多,看起来除了那些攻城牺牲的士兵,剩下的兵力好像都在三座城中。

 这个情报,可是再度让诸葛亮皱起了眉头。

 他是用兵大家,甚至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他那强大的机动力与冲击力。

 孙策居然放弃了骑兵的优势,改为全部防守城池,难道真的是为了拖延时间吗?

 虽然孙策军的骑兵守城,可能有些方面比不上步兵,但是依靠城池之利,刘备军这边攻城也是不太好攻。

 一个是是孙策军手中有骑弓,而且数量肯定不少,箭矢估计也不会太少,再加上原来的守军留下的弓箭也有一些,再加上城墙的高度,面对攻城的士兵,还是非常有威胁的。

 而且诸葛亮大军,这里也是骑兵居多,步兵倒是有五万,但是也只是有一部分弓箭手。

 另一个是,诸葛亮军中没有大型的工程武器,到时候也必须跟孙策一样,让很大一部分的骑兵下马,加入到抢夺城墙的战斗中去。

 要赶制投石车和井栏等攻城利器的话,时间来不及,而且材料也不足。

 纯用木头代替的话,质量和性能根本无法保证。

 也许辛辛苦苦好几天,造出来的攻城器械根本派不上用场,白花那么多冤枉功夫。

 而时间,是刘备一方最缺少的东西,比粮草还紧缺。

 所以现在只能是强攻到底,尽快解决战斗。

 不过,要是孙策军一心死守,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攻破城墙和城门,杀进城去。

 毕竟孙策大军的数量也足足有十多万呢。

 虽然具体数量不知道,但是十二三万总还是有的……

 同时,诸葛亮还一直担心周围是否会有伏兵。

 虽然斥候的情报是没有打探到任何的蛛丝马迹,但是小心谨慎的诸葛亮,依然要安排一些人手,预防这一招。

 可是这样一来,兵力就无法集中,要更加分散,兵力的优势也是再度被削弱一些。

 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点,诸葛亮在与关羽张飞等五虎大将商议之后,决定主攻一座城池。

 要是三座城池同时攻打,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趁着敌军分散在三座城中防守的时候,直接攻打其中一座。

 其他两座就算出兵救援也不怕,诸葛亮他们巴不得是这个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