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派兵将回援(第2页)

 武陵贺齐和吕蒙那边有大量的山地步兵,入益州作战,在合适不过。

 水军也没问题。

 只有骑兵稍弱。

 襄阳孙静那里有三千,孙策从丹阳也能带走不少,这一次又支援了一万多骑,在地势开阔之地大战,也应该够用了。

 孙策那边无论是兵,还是将,还是智囊团,应该都没有弱点了吧?

 既然兵将已经派出去了,孙权也就暂时把孙策那边的事情放到了一旁,准备进攻北海道。

 进攻北海道很顺利,也就和九州岛和四国岛那边差不多,比起邪马台所在的本州岛差太多了。

 人口少,兵力少,连粮食都少。

 在攻占北海道之后,孙权并没有直接北上进攻三韩之地。而是留下廖化带领数千人马驻扎在四岛。

 他们要先做一些前期工作,准备后面大兴土木来建设。

 倒不是孙权现在的实力不足以进攻三韩,而是手下士兵的有些兵器破损,需要到济州岛那边修复和更换。

 孙权现在手下还有着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卒,再不济也能在三韩那边打下来一块落脚之地了?

 哪怕退一万步来说,最少还能从海路撤退。

 以现在孙家的海军实力,这就是一条必生之路。

 而且在济州岛这边,孙权也是召见了一些人。

 就是那些留在济州岛的,当初因为各种意外来到这里的三韩之民。

 他们也是很久没有回过三韩了,也不知道他们的家里怎么样了,还剩下多少人,但是毕竟是那边的人,近海地区的地理还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孙权把他们找来问问情况,甚至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当向导。

 当孙权说出要去攻占三韩的时候,他们是非常惊讶的。但是又想到这两年在济州岛上看到的各种兵马,各种粮草物资,他们也就释然了。

 有这么强大的实力,三韩地区是肯定挡不住的。

 而且他们也没觉得加入孙策的治下有什么不好。

 他们这些当初被俘虏的三韩之民,也并不是都一直留在济州岛这里建设,他们也是分批次去扬州安了家,现在他们的家人也是在扬州那边,生活的很好。

 很多人都是娶妻生子,日子比当初在三韩的时候好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他们现在仔细思考之后,也是同意了当向导。

 而且他们也知道,他们不去当向导,孙权也会率兵去进攻,以三韩的实力和孙策大军的对比,到时候就是屠杀。

 他们要是回去当向导的话,还可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和族人,到时候劝他们投降,一起来扬州过好日子。

 哪怕就算留在三韩,以后在孙权治下,也能逐渐过上好日子。

 如果不回去,那些人很可能死了,他们都不知道。

 所以最后他们很多人都选择了当向导。

 而孙权也是在济州岛这里补充了粮草装备,又补充了一点兵力,最后率领两万骑兵,两万步兵,一共四万大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出发前往三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