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中转站

因为报名的百姓人数过多,所以最后孙权跟孙策商议过后,定下了几条规矩。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一条,根据天赋和能力。择优录取。

 武学院,就是培养未来的将领和各级军官。

 首先要有体力,还要有习武的天分。

 里面有谋略天分的还要加开兵法韬略课程。

 定下几个体育项目,然后让百姓的孩子去参加,成绩优异的录取,剩下的回去继续练,等着下一次再招人的时候,再次参与。

 而文学院则是那些聪明好学之人,目前主要是教他们一些基础的识字和算术。

 至少以后可以去各个地方当个账房,管事什么的。

 也算是一条不错的谋生手段。

 现在扬州十郡治下,能写会算的小吏可是非常吃香的,薪俸也是不低。

 自从孙权把孙氏数字推广普及之后,这种既简单又好记的计数方法,可是非常的受欢迎,各地关于钱粮以及其他方面的数据记录计算,可是简便了不少。

 各地主政的官员一看这些数字,马上就能够知道自己治下的大多数情况。

 现在就连张昭张纮,甚至连孙策周瑜负责的军方事务,都已经采用了这种方法。

 而临近扬州的其他周边郡县,也流传出这种简单实用的数字方法,只不过还没有系统的掌握而已。

 对此孙权并没有阻止,数字这方面早晚都是要普及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甚至以后汉语拼音之类的孙权也是准备普及的。

 只有全民开智,才能出现各方各面的人才。

 如果不是古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一生都只为全家吃饱而忙碌奔波,没有余钱也没有机会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古代的人才绝对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千万不要小看华夏古人的智慧,哪怕就是以前封建愚昧时期的很多伟大发明创造,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别的不说,就说那个地震仪,不就是心中永远的痛吗?

 那些专家和西方的资本有什么不一样吗?

 自己搞不懂的就直接说是不科学的。

 存在了数千年的东西,就这样被不科学三个字就给轻描淡写的否定了?

 别人不管是什么感受,反正孙权心里是愤怒且无奈的。

 夷洲那边的事情安排完了,剩下的就是虞翻带着地方官员去帮助孙翊了。

 孙权难得闲下来,让周泰去帮助孙策训练水军,自己则是把徐盛马忠招过来,然后准备到各地走一走。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华佗和张机应该还有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而北上和幽州交易的船队,早说要秋收才回来,晚说可能要入冬时分。

 孙权准备去周边的郡县看一下,尤其是陆家的造船厂。

 现在和幽州交易效率太低了,去一次要大半年,而冬天幽州大雪冰封的时间还要额外扣除。

 现在已经是198年夏天了啊,公孙瓒撑不了多久,自己要想办法给公孙瓒续命,然后加快交易的效率。

 半月之后,孙权从吴郡回到了镇南将军府,第一时间就是把孙策和周瑜叫到了一起。

 孙权在陆家造船厂看到那些海船的时候,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设立一个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