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成书 作品

第70章 上阳斩秋木,念南断春流(第2页)

 第二日,大雪停下,扶光照耀下,天地一白,姜云恪与一念踏雪而行,半日后到洞庭湖,湖中的君山上,阁楼覆雪,冰锥倒挂,如是冰雕一般,湖面冻冰剔透,厚足半寸,远处的岳阳楼上,游人甚多。姜云恪望着银光烁烁的湖面,皱着眉头,心里寻思道:“师父只说将剑封于湖下,并未说明具体位置,倘若我还能用内力,以‘百川入我怀’定能取出上阳剑,可是眼下这茫茫湖面,叫我如何取剑?”一念大师在旁看出了他心中所思,道:“此湖甚宽,取剑确实不易,不过贫僧尚有点内力,取出应该可以。”说罢,飞身直上君山上的阁楼之顶,姜云恪远远而望,只瞧一念大师佛衣飘动,片刻后,在其周围,佛光炽盛,不断散开,笼罩君山之下的湖面,登时一阵“喀嚓喀嚓”之声传出,湖面的冻冰不断裂出缝隙。

 而岳阳楼那边的众人见君山之上金色佛光璀璨,不禁汇目而望,议论纷纷。片刻后,但听“嘭”的一阵惊天巨响,姜云恪见到君山下的湖中右岸处,一柄长足三尺半的剑飞出,被一念摄入手中,他飞离君山,来到姜云恪身前,将剑横于双手上,拔出剑鞘,精光一闪,剑身正反两面皆刻有一行字,一念观量后啧啧道:“‘上阳斩秋木,念南断春流’,尘封数十载,历经水蚀冰冻而无暇完好,真乃一把好剑,不愧是南阳子所铸。”将剑递给姜云恪,道:“南阳铸剑大师南阳子一生铸剑无数,寿命将至时,寻了一块天外陨石与寒铁铸了两把剑,一为‘念南’,一为‘上阳’,并刻下了这十字在上面。当年你师父辞官入江湖,剑道趋于独尊,故而南阳子将‘上阳’赠予了他。可惜,随着生死门的泯灭,上阳剑也随之尘封,今日重见天日。云恪,剑乃器中君子,你成为‘上阳剑’的新主,当行以君子之事,剑斩不平之人。”

 “大师警言,云恪定然践行。”姜云恪接过剑,打量一番后,又对一念大师道:“多亏了大师随行,不然云恪要想取剑,当真困难。”又问:“大师,今后有何打算?”一念转身望着岳阳楼方向,悠悠道:“‘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贫僧这前半生沽名钓誉,后半生方才解脱,行游四方也累了,不如就到神王寺修佛至死吧。”

 姜云恪想起无相法师就是神王寺的僧人,只是赎罪而当了苦行僧,不知如今他身居何方,有无回到神王寺,而神王寺与洞庭湖相距十里,并不远,便想与一念大师一道去瞧瞧,便道:“大师,不妨弟子送你一程吧。”一念点头道:“也好,十里地虽说不远,但路上有个说话的人也好。”当即两人折返向西。

 而就在此时,自岳阳楼方向却走来一行人,当先三人身材高大,各人背负一把剑,在他们三人,乃是数十人统一白服装,胸前都印有一枝桃花图案,甚是显眼。距离姜云恪他们数丈远,在前头的三中左首一人冷冰冰的说道:“我家主人有请二位到‘桃花源’一聚。还望一念大师、姜少侠不吝赐步。”一听“桃花源”三字,姜云恪也猜出了是武陵神府的人。想不到这些人居然找上了自己,姜云恪道:“你家主人在江湖中四处大肆‘请客’,不知此举何故?”左首那人道:“不为何故,只为请天下英雄展示一件宝物。”姜云恪问:“若是宝物的话,你家主人的心倒也真大,广邀天下英雄齐聚一观,不怕有人惦记?”那人笑道:“这个就不需要姜少侠担心了,你只需随我等到府中做客便行了。”语气颇有不耐烦。

 “既然你家主人做东,以天下人做客,那么作为客人,我是否有拒绝的权利?”姜云恪将上阳剑握着左手,心有提防,如今一念大师功力一定不如从前,自己又不能动用内力。那人道:“姜少侠自然有拒绝的权利,不过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去争取到这个权利了。”说完,他身后的数十人奔向姜云恪、一念和尚,姜云恪一凛,欲以身涉险、拔剑相向,而一念则喝止了他的举动,道:“云恪,你有伤在身,让贫僧来。”然后他半蹲马步,双掌合十,周身溢满佛光,骤然一声大喝:“九佛归宗大慈悲手!”忽然,在其身后,一张巨大佛手于金光中凝聚而出,如奔雷一般拍向那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