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将军 作品

第102章 天人两行泪(第2页)

 如兰叹道:“你们不在的这些日子,阿妈每日提心吊胆。如今你回来了,阿妈高兴。对了,你等着,阿妈还亲手做了你最爱吃的糕点。”

 墨白本来没什么胃口,但仍旧尝了一些。如兰又说道:“这些糕点,也是姝儿姑娘喜欢的……”墨白迟疑道:“姝儿知道您惦记着她,也定会开心的。”

 “唉,阿妈看着你们这些孩子,心里就难受。”如兰背过身去抹了抹眼睛,“如今姝儿没了,你们几个定要好好的,可不许再出事了。要是你们有个三长两短,阿妈真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墨白放下糕点,拉起如兰冰冷的双手:“阿妈,您放心吧,我们都会好好的。此次与二叔出门,途中虽遇上了一些麻烦,但总算解决了。南飞未与我一同回府,是因他还有特别重要之事去做。待会儿我会去见王爷,跟他说些事情,可能很快又要出门一趟。”

 “刚回来又要走?”如兰惊问,但又叹道,“去吧,去做你们该做的事。阿妈会在府上等你们回来。再过几日便要赶年了,你们能否赶在赶年前回府?”

 墨白几乎忘了快赶年,此时听如兰一说,为了不让她失望,这才答应定会在赶年之前归来。随后,他去见了王爷。向思安已从向怀光口中得知他昨日归来的事,此时虽未等他,却也正在期待他的到来。

 “哎呀,墨儿你总算是想起干爹了。”向思安扶着他双肩,“干爹本以为你此次回府,在知晓姝儿的事之后,可能会一蹶不振。不过如今见你也似未受多大影响,干爹也便放下了心。”

 墨白沉声说道:“让干爹担心了。”向思安放开他,又挥了挥手,叹道:“二叔的事,你也知晓了吧?如今百里俾正加紧招兵买马,待冰雪消融,定会卷土重来。唉,当初若非你二叔之事,南飞也不会急着离府,将练兵一事也暂且耽搁了。”

 墨白此次来寻向思安,本就是为了与他商议和容美之事,于是如此这般将途中所遇事情全盘托出。向思安瞪着眼,满脸的不可思议,待他回过神来,方才惊叹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有了这批霹雷火球,定会将百里俾杀得人仰马翻。百里老贼做梦都想不到,他当年亲手犯下的杀孽,如今也是该血债血还的时候了。”

 “王爷……”墨白刚一开口,向思安便制止了他:“不是与你说过,无人在时,该称呼本司什么?”墨白只好改口:“是,干爹。如今南飞正亲自监工,尚有一些事情暂未收尾,不过也快了,不出时日便会完工。”

 向思安原本也因向思明和姝儿之事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如今墨白总算带回佳音,他重重地拍着墨白的肩膀:“你二叔之事,干爹也是被逼无奈,为大局着想,望你勿怪。”

 墨白忙说:“二叔之事,皆是他咎由自取,不怪干爹。”向思安重重地点了点头,眼里饱含深情:“姝儿的事,干爹对不住你。怪就怪干爹未能及时顾及姝儿感受……姝儿这孩子,太要强了,打小便是如此,没想到竟会走上绝路。干爹这几日也是夜不能寐,长夜痛思啊。”

 “干爹,您多保重,我明日一早便要启程,争取赶在赶年之前回府。”墨白拱手道,向思安却说:“你不提起赶年,本司都几乎忘了。你昨日刚回府,途中舟车劳顿,精力还未还原吧?不如先歇息两日,再启程也不迟。”

 墨白道:“墨儿此次与南飞商议提前回来,也是未免众人担心。如今已无事,还是尽早过去,也可帮衬。”

 向思安听他如此一说,也不再挽留。墨白告辞之前,又提出请求,望王爷将二叔和姝儿去世之音讯派人送去慈文阁。向思安道:“此事本司已作安排,想必梁晴已快收到讣告了吧。”

 梁晴接到讣告之前,尚在后山竹林与大和尚交心,听说土司府派人前来,方才回到庵内。她得知向思明与姝儿双双过世,顿时还以为自己眼花,盯着讣告看了又看,呆立了片刻,随后便一言不发打坐去了。她微闭双眼敲着木鱼,木鱼声虽清脆,却如同重锤落在她心上。

 墨白回府后,还未来得及与墨月细细聊过,在见过所有该见之人,聊完所有该聊之事后,他将墨月约了出去,引至市集上那家京城小吃店,并点了她喜欢的小吃。

 墨月很是惊讶,她从不知他竟会如此心细,细问之下,才知是雁南飞拜托他做的这一切。她内心无比感动,却又忍俊不禁,品着可口的京城小吃,道:“阿哥,其实你不必为我做这些,刚回府,便要好生歇息。”

 墨白淡然一笑:“南飞暂且回不来,于是让我替他做好此事,我定然不可违拗他一番心意。”墨月苦笑道:“只要你们平安无事,我便已特别开心了。”

 “明日一早,我便又要启程,你留在府上,还得多多照看阿妈。”墨白叮嘱她,“若是有话要带给南飞,我替你通传。”

 “我……可否随你一道前去?”墨月请求,“或是带上欧阳姑娘,否则无人照顾你们,我不放心。”

 墨白道:“丹珠姑娘在,没什么不放心的。”墨月愣道:“丹珠为何会在?”但随即恍然大悟,并将自己与曹猛前去小茅坡营苗寨一事说了出来。

 墨白叹道:“寨老与大部苗人皆被杀,丹珠侥幸活命,定要亲手杀了百里俾复仇,不日之后将与我等一同回府。月儿,阿妈这几日精神不好,你定要好生照看着,千万不可再生事端。”

 墨月沉吟片刻之后,方才说道:“阿哥,我只盼你们可在赶年之前归来。”墨白答应了她,并承诺:“赶年之前,必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