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谈论婚事(第2页)

 宋濂在旁边看着皇子辩论聊天不由得捋了捋胡须,他们各自有出众的资质,只是侧重不同罢了,宋濂并没有阻止。

 “这小子,不仅有自知之明,还如此的聪慧,好好的培养,让他辅佐标儿,一定能创造出更加恢宏的盛世。”马皇后说

 “不过他说的确实对,他的妃子只能是咱的女儿,只有真正的成为老朱家的人,才能保证对大明的忠心,长公主倒是不错的人选。”朱元璋若有所思。

 “可是临安执事,把朱林当做弟弟呀。”

 “她是大明的公主,自然要做出牺牲,再说了我制定的祖训要求大明公主不得远嫁,这已经比汉朝和唐朝的那些公主好过百倍了。”老朱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他知道姻亲关系就是自古以来最牢固的。

 半月之后,朝堂便因为给朱标选妃陷入了巨大的风波之中。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朱元璋贴身太监扯开嗓子高喊。

 “臣有本奏。”礼部侍郎赵瑁人群中传了出来,恭敬行礼。对朱元璋说。

 “准奏。”

 “据说太子殿下要进行选妃,臣以为选妃必须公开公正,不应该由兄贵内定。为防止外戚专权,应该从优秀规格女子中进行选择,而不是提前内定,望陛下深思。”

 赵瑁的一句话就如同在平静的水中投入了一枚巨石,瞬间便激起了千层浪,直接将文物对立的矛盾瞬间点燃。

 表面说要增加人选,实际上就是说白了,不愿意常懿嫁给太子当太子妃,常遇春是谁,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之一,淮西武将执牛首尔。

 淮西将本来就铁板一块,他们抱成一团和文管集团进行抗争,如果未来的皇帝娶了武将的女儿, 武将就会是一种新的危险,外戚专权任何朝代都是极其危险的。

 “大胆。赵瑁,常家女儿和太子我婚事早就定下了,那时候是娃娃亲,皇上亲自许诺,难道现在您让皇上食言吗?君王一诺金口玉言,哪有轻易改变的道理。”

 “你居然想教唆皇上失信于人,真的是其罪当诛。”蓝玉率先发难。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不要拿以前的,现在那时候还不是陛下,只是吴王,你们打仗的人都知道,因势利导,如今情形不同,自然要权衡利弊。”胡惟庸出来反驳。

 “刘伯温,你们督察院是什么意思?”

 “臣以为,不是给太子殿下选妃,那么太子殿下的心意最为重要,就让太子殿下自行选择吧!”

 “不可,太子妃不仅是太子殿下的妻子,更是未来的国母,自当母仪天下,如果开了自由选妃的先例,这是极大的不好的,日后的王子公主如果喜欢上平民女子,甚至是青楼女子,难道也要自由选择吗?皇室就应该有皇室的体面,阴阳平衡之道,文武制衡之策,帝王平衡之术必须考虑。”

 韩国公李善长一句话直接让朝之人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他必定是中枢左丞相,是这朝堂之上最大的官。

 不仅因为官大,而且说的太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