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 作品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为官之道深似海(第2页)

 他觉得郑氏纯粹就是在杞人忧天,给他添麻烦,他最讨厌有人给他添麻烦了。

 按照规矩,藩属国来人送消息需要传递到京师给皇帝知道,不能擅自隐瞒,否则一旦事发,后果很严重,但是舒常并不想让弘历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不想让弘历的注意力被这里吸引。

 其实这个事情要是发生在正月里,应该还好一些,说不定也就混过去了,但现在时间不对了啊。

 今年是乾隆五十年,是弘历做皇帝五十周年的大国庆,弘历在京师大操大办,甚至仿照康熙搞了一次千叟宴。

 他在全国范围内召集老人入宫参加宴会,林林总总三千多人参加宴会,数万人受赏,那确实是让很多人都很高兴,弘历自己也非常自得。

 不过随后的事情就没那么顺弘历的心意了。

 这一年不知怎的,灾害特别多。

 三月初十日,甘肃玉门北发生地震。

 春季,湖北宜城、兴化、随州、枝江发生饥荒,人食树皮。

 秋季,山东青州府属寿光、昌乐、安丘、诸城等县发生大饥荒,树皮都被吃光了,以至于达到了【父子相食】的程度,可谓人间惨剧。

 此外,福建建安、江西萍乡等地水灾,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河南、直隶等地区普遍干旱,其中,湖北、河南、山东尤其严重。

 各省灾害所上报需求的赈灾银两达到一千四百余万的数目,属实让人惊心动魄。

 不得不说,弘历在赈灾和免税这种花钱的事情上是很讲究的。

 纵观他的统治期间,他在政治层面对天下是严厉打击、拼命镇压,为此不惜大搞文字狱,创下历史之最,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但与此同时,在赈灾、免税、水利层面,他治下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免税免了两亿多两白银,赈灾也花了很多银子。

 这白花花的银子是正儿八经的花了出去,支出是明明白白记录下来的,不说有多少入了贪官污吏的口袋,有多少能落到灾民手上,至少这钱,他是花了。

 一千四百余万两白银的赈灾款,弘历感觉很头疼,但是该花还是要花,他是天下君父,四海之主,天下遭灾,他责无旁贷。

 他必须要维持自己天下君父的体面。

 从三月开始,他就一直在忙着赈灾的事情,到处调集物资,四处赈灾。

 岭南之地这几年没什么天灾,于是弘历要求岭南之地出一些钱粮协助赈灾,十三行这座天子南库也被要求多出银两协助

赈灾,反正是到处要钱。

 眼下,弘历也还是在忙着各地的赈灾事宜,舒常也觉得今年是不是年景不好,往常没有发生灾害的地方今年也是到处发生灾害,灾害密集出现,这边刚平定下来,那边又闹了起来,叫人不得安生。

 但也正是这种情况之下,弘历的精力不会很充沛,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边角料小事就不会很在意,不会特别关注。

 舒常揣摩着弘历的心理,思来想去,决定用相当暧昧的春秋笔法写一个折子给弘历,主要描述他治下的两广这几年政通人和,地方安稳,没有大的灾难,希望皇上放心。

 在描述政绩的中间,顺带着提一下安南国来使说明南越之地发生小战乱的事情,一笔带过,把春秋笔法发挥到了极致,主打一个夸耀自己的功绩和对皇帝陛下的关怀。

 写完折子以后,他又想了想,觉得只是写折子实在是没什么诚意。

 眼下国家正在用钱的时候,弘历肯定为了银子的事情着急上火,这个时候他如果能够给弘历额外的送去一些银子,就算数量不多,也能大大增加弘历的好感度。

 人生是一场攻略,官场也是一场攻略,如何攻略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一门艺术。

 作为全国八大总督之一的顶级封疆大吏级别的舒常,对于这一套可谓是门儿清。

 于是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立刻找来了穆腾额,和穆腾额商量了一下,决定他们联手再狠狠敲一笔十三行的大商人,让他们再出点血割块肉,榨点银子出来。

 数量不必太多,但是只要把这些银子给弘历送去,必然能大大增加他们的印象分。

 领导对咱们的印象好了,以后的前途还不是大大的有?

 穆腾额对此感到为难。

 “之前十三行已经捐了不少银两,再捐,怕是没几个人乐意啊。”

 “国家有难,他们这些深受皇恩的商人难道能罔顾皇恩吗?”

 舒常冷笑道:“他们不敢不捐,尤其在你我面前,他们要是敢不捐,你只需要稍微吩咐一下,就够他们喝一壶的,民不与官斗,这些商人甚至还不如地里的老农。好对付的很。

 再说了,眼下国家多灾多难,皇上忧心劳神,他们这些商人却稳坐钓鱼台,旁观一切,哪里来的那么好的事情?不捐?那就是心怀异志,直接抓起来审问个两三天,也不必伤人,抓起来,消息传出去,不怕其他人不就范。”

 穆腾额闻言,双目放光,一脸惊喜。

 “原来如此,还能这样说啊……果然,这方面,还是您懂得多啊!小弟还是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了。”

 舒常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这算什么?比我懂得多的人也多了去了,这为官之道深似海,这一点,咱们可要多和那些汉人学学,打仗他们不行,做官咱们不行,人家的长处,咱们得学,不学,怎么更进一步?”

 穆腾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舒常则表示学到了还不行,还要会实践,实践出真……金,不实践,怎么能确定自己学会了?

 穆腾额连连点头,立刻表示还是您懂得多。

 于是,他决定配合舒常,狠狠的搞十三行一笔银子出来,感受一下权力的美妙滋味。

 要是搞得多了,他们两人还能顺势截下一些银子给自己留着花,岂不是更好?

 在京城的时候没想到,到了广州之后穆腾额才知道原来天底下有那么多好玩意儿。

 那些西洋夷人虽然身上味道很难闻,但是那些个机械制品是真的精巧,而且皇上也是真的喜欢。

 穆腾额也想搞到一些特别好的机械制品献给弘历皇上,以此得到弘历的欣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这些东西造价不菲,一般来说很难搞到手。

 这样一想,穆腾额就心思火热起来了。

 稍晚些时候,这鸿门宴的请帖就送到了十三行商总潘启那儿,潘启一接到穆腾额的请帖,就暗叫一声不好,估计那边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一般只有在让他们这些商人花钱的时候,官僚们才会如此客气,要是没有好处的事情,官僚们简直不拿他们当人看,主打一个呼来喝去。

 现在又是请帖又是请他赴宴,没别的说头,肯定是要钱。

 数字估计还不会小。

 潘启深深地叹息了一阵。

 前段时间为了赈灾,十三行各家行首才东拼西凑了一大笔银子交给紫禁城使用,已经很够意思了,这要是再来……未免太过了一点吧?

 咱们都知道十三行是天子南库,但是你这吃相是不是也要稍微控制一下?

 这话潘启也只敢在心里说,甚至都不敢说出口,生怕这祸从口出。

 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潘启只能收拾收拾,准备去赴这明晃晃的鸿门宴。

 正准备出门的时候,刘崇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