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狸猫神 作品

第230章论策(第2页)

 这就是民族融合,这可比杀戮好多了。

 又能增加汉朝的人口,也就为汉朝提供了劳动力。

 “匈奴虽然也学大汉的文化,但他们学得不够精。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没有所谓的忠君爱国。”

 这一点违抗很清楚,他只是想听听刘章的想法。

 刘章只是简单说了一下如何安置匈奴百姓,他所说的跟朝中大臣提的建议一致。

 “至于投靠大汉的匈奴贵族,能用则用。他们说是反派,下次就不能再留他们的命。”


 反复无常之人不可留,他们留在匈奴那边未必好。

 投靠汉朝可以获得爵位官职,难道他们还想回到草原上吃苦?

 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再过几年就要发生了,在这几年内要准备着。

 “那你有何良策?我跟你说这些并不是机密。”

 “解决匈奴反叛无常的事,没有太好的办法。赵信他们当年在绝境情况下,投降了大汉。后来他又背叛大汉,投靠匈奴。”

 这让汉军中一些将士对投靠的匈奴有了很强的防备之心,也不想对他们委以重任。

 说不定哪天他们会跟北方的匈奴里应外合,会害得汉军全军覆没。

 卫青的属下将领对收编的匈奴很抵触,他们宁愿杀了这些匈奴也不用。

 有些将领吃过头靠过来匈奴人的亏,他们不再相信匈奴人。

 因为他们就是野蛮不讲信用的,再说汉朝又不是没有可战的将士。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无论是朝中那些大臣,还是军中那些将军。

 他们都有办法解决,卫伉只是跟刘章闲聊。

 “其实你不必跟我谈这些事,虽然不是机密的。若是让别人听了去,那些人会谈和你父亲泄露国事和军事机密。”

 有些人用心险恶,刘章让卫伉以后想好了再说。

 “我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我和父亲信任你。才想跟你聊这些,到了三月,你要出使朝鲜。”

 卫伉得知这个消息,他挺羡慕刘章的。

 等到了三月,他要随父亲去抗击匈奴。

 虽然他年纪不大,他可以在军中多学习。

 其实他不太想去,北方很冷,生活也很艰苦。

 去那里可不是游山玩水,虽然刘章会在三月跟着使团出使卫氏朝鲜。

 虽然也很辛苦,但相对轻松一些,他跟着使臣学习。

 刘章他们有汉军护送,出使卫氏朝鲜危险程度比较低。

 若是他们出使匈奴,那有可能回不来了。

 张骞就是个例子,他被匈奴人看管了数年。

 “要不你跟你父亲说一下,跟我一起出使朝鲜。”

 刘章也知道出使卫氏朝鲜的原因,朝鲜王跟匈奴暗中联络。

 有时候给东北地区的汉军添麻烦,就是为了牵制辽东和右北平的汉军。

 这对汉朝的战略部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次出使卫氏朝鲜是为了给朝鲜王一个警告。

 作为汉朝的诸侯国,就应该遵守规矩。

 现任朝鲜王是卫右渠,他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左右摇摆。

 说他是墙头草,也不完全对,卫右渠不足以跟汉朝和匈奴抗衡。

 匈奴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卫氏朝鲜边境北边,又跟汉朝的领土接壤。

 匈奴单于多次派人去卫氏朝鲜,让卫右渠联合匈奴跟汉朝抗衡。

 汉朝也多次派使臣劝说卫右渠,要看清形势。

 “虽然出使朝鲜危险比出使匈奴低一些,还是要当心一点。”

 卫伉叮嘱刘章不要对朝鲜王说出太过激的话,可能会惹得对方很生气。

 毕竟在他们的地盘上,一怒之下杀使臣。

 他们不是做不出来,现在匈奴和汉朝打得正激烈。

 一时也管不了卫氏朝鲜,他们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

 汉朝若是出兵攻打卫氏朝鲜,卫右渠就跟匈奴单于合作。

 他想从两边捞到好处,反正两边都不得罪。

 “我虽然很年轻,但做事并不冲动。我只是跟着去学习,这一点你就放心。”

 说最狠的话,挨最毒的打,这个道理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