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械码字 作品

第137章 独立排去留(第2页)

 听到此处,徐然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却没有打断李政的话,听着他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经过我向上级的建议和申请,独立排作为h市第一支民间临时征调队伍,以后将作为h市钱塘江北唯一一支征调队伍进行管理,所以直接将独立排提级为独立团,由疫情防控最高指挥部临时征调部队管理处直接管辖,独立团拥有临时征调扩编权利,可自行向全社会幸存者进行士兵的征调,其武器装备由就近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进行配给和使用培训,所有征调人员信征调前需关联全国人口信息进行信息比对、身份核实、既往犯罪记录、违规记录查询等,通过后方可进入临时征调队伍并录入临时征调部队人员信息库,划入临时征调部队军籍,享受现役士兵待遇。相应的管理办法近期将会正式下发。”

 李政似笑非笑的看着徐然,紧接着说道:“恭喜你,徐团长,以后你就是和我平级的存在了。”

 可听着他话,徐然却紧皱着眉头。

 “二十多号人的团级单位?”他不解问道。

 李政点了点头,“二十多人只是现在的配置。按照上级研讨的办法,每个区域设置一个临时征调团,团内人员最高只要不超过8000人即可。”

 “多少?”徐然惊讶的问道。

 “8000人。”李政重复道。

 徐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完全不敢相信李政的话。

 在疫情爆发前,华夏军队经历过军改之后,解放军部队已经逐渐弱化了军师旅团营的概念,为了方便管理和打造融合化作战体系,开始形成军、合成旅、营、连、排、班的概念,一个合成旅中由多兵种组成,具备较强的作战能力和现代化战争推进能力。

 一般合成旅,基本由辖9个营级作战单位组成,分别是4个合成营,1个炮兵营、1个防空营,1个侦察营、1个战支援营、1个后勤保障营。

 合成营下辖8个营级作战单位: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1个作战支援连,1个后勤保障连。

 这么庞大的一个合成旅,人数也不过6000人左右。

 可现在一个地区的疫情防控临时征调部队的团级单位,人数上限竟然达到了8000人!

 这还是团级单位吗?

 “你也不用太过惊讶,8000人是把所有人员都涵盖进去的,比如后勤保障、医疗支援等等,实际的作战人员会限制在4000人以内,具体的单位配置管理办法上会明确的。你有什么想法?”

 徐然犹豫着,有些不解李政为什么会帮他争取这些。

 “上面不会无缘无故的搞出这么大的队伍吧?会要求我们做些什么?”

 李政笑了笑,眼底却闪过一抹精光,“当然,组织花这么大的物资拉起这种队伍,肯定是有用处的。”

 “具体是要做什么?”

 李政瞥了他一眼,“逐级搜索幸存者,清理感染者,对完成搜索区域进行消杀,助力华夏社会体系的快速恢复和社会秩序的运转。”

 徐然一怔,果然,还是因为需要苦力。

 见徐然并无太多开心,李政却是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团长不用担心,最高指挥部这么做并不是拿你们当枪使,而是现在形势所迫,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近期我国东部海域的小日子国、东南海域的几个黑猴子国,都已经被美国派驻了大量军事力量,对我国国土虎视眈眈,西南区域的阿三也不老实,据卫星监测,已经发现有明显的士兵进驻痕迹出现在我国西南领土内。而且,我们的好盟友毛熊,这时候竟然也动歪脑筋呢。”

 徐然默然,疫情发生前,国际局势就不容乐观,现在再听李政如此说,也有些理解国家的压力。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是在附属学校东门的战斗发生之前,他或许会非常热血的响应着李政的话。

 可昨天的战斗和最高指挥部的做法,在他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条无法掩盖的裂痕......

 “指挥部就这么放心我们这些临时征调队伍拥有这么大的权利和武器装备?”徐然有些沙哑着嗓音问道。

 他的问题基本都是直来直去,不去遮掩自己心中的想法,而这样的问题听在李政耳朵里,也让他对徐然做这个独立团团长的任命更加放心。

 至于昨晚徐然的所作所为,等疫情结束再说!

 “那肯定不会的,鉴于各区域临时征调团的内部组织架构不完整,上面会组织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士官、当员等进入团内当连级管理人员,每个团还要设置当组织,当组织对团内军事管理人员有监督权利。”

 听完李政的话,徐然多少有些心灰意冷,说来说去,还是让他们干苦力。

 看似给了很大的权利,但是你队伍中的专业人员大多还是组织上派进来的,而且还会设置当组织对你的所作所为进行监督。

 说是监督,其实也就是监视。

 也就是说,活你干,锅你背!

 徐然重重的叹了口气,“我可以拒绝吗?”

 李政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不过很快又再次绽放,“可以,但是你觉得别人做这个团长,你们现在的队伍就会更好吗?”

 徐然反应过来,是啊,自己当团长,可以给自己人谋福利,别人当团长,说不定他们就是送死的那支队伍了......

 “那我当。”他有些无奈的应道。

 而李政,也因此话笑容更盛。

 “徐然,我还要提醒你一句,当你踏出这一步的时候,做事说话就要三思而后行了。昨天的事情我就当没发生过,但以后你也要记住我和你是一条船上的人。”

 说罢,也不给徐然提问的机会,李政便自顾自转身离开。

 只留下徐然一人在太阳渐渐升起的阳光下思考着他提醒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