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千浔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2页)

   另一个太上长老豹嘴翁言道:“虎长老尿壶之说甚为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的见解稍有不同。那些蟊贼胆敢跟皇家作对,肯定是吃了熊心豹胆。待得抓到他们,老夫要剖开他们的心胆,看看里头是不是还残留着没消化完的熊心和豹胆!”

   三个太上长老均是皇极九层境武者,人称三翁,修为与伏乞乾归比肩,在神泉山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们这么一说,其他人当即纷纷附和,叫嚷着前往左涧山消灭燕阳一班蟊贼。

   伏乞乾归明白,若让他们继续叫嚷下去,局势将变得难以控制,于是朗声说道:“诸位且消停一阵,听本驾陈说其中利害。那班蟊贼跟皇家作对,固然是自不量力、用心不良,而据本座揣测,其间或有难以为外人道的苦衷。试想,作为皇朝子民,不论位置多高、势力多大,与皇家作对注定没什么好下场,明知道没什么好下场而又执意去做跟皇家作对的歹事,他们到底图什么?若非有什么隐衷,任谁都不会这么干。诸位若是不信,不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又一个太上长老米高车开言道:“山主所言,老夫不敢苟同。刻下我皇朝繁荣昌盛,亲皇无比英明,开创出皇朝建立以来难得的盛世,治下子民又有什么不满意的?照我看,那些蟊贼在娘胎里就生了反骨,长成以后专意跟皇家作对乃其本性,剿杀了才是正经。对那些生了反骨的蟊贼,讲什么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其实是自身糊涂,并非明智之举!”

   米高车此话斩钉截铁、毫不含糊,甚至捎带着把伏乞乾归都骂上了。若在平时,伏乞乾归自会教训他几句,可是此时此刻,面对汹汹群情,伏乞乾归只好强自忍下心中恼怒,仍自心平气和地晓谕道:“自打那些蟊贼开始生事,本座便无日不思一举将他们剿灭,以泄心中愤恨。若本座不是忝居山主之位,说不定会像诸位一样发出这些义愤填膺的言辞。只是世间任何事体,都不是单凭义愤能够解决的,其中无不隐含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大道理。事已至此,本座不怕告诉诸位,有关蟊贼的事情,亲皇已然予以关注,并且特地晓谕不可一味用强,应当剿抚并重。亲皇如此决策,乃是从大局考虑,其中隐藏着一些无法公开言喻的大道理、大谋划。”

   众人听罢,一时呆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反应。他们不明白,在己方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亲皇为什么要作这样示弱的决策,三翁更是面色铁青,表情闪烁不定。虽然内心不服,可既然是亲皇的旨意,那么他们便只能遵从,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公然违抗。

   不过,一些人内心仍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亲皇让剿抚并重,并没说不能杀了反贼,一旦临敌对战,老子可顾不了那么多,一定要杀上几个蟊贼,把那个领头的燕阳宰了那是最好。

   伏乞乾归不得不抬出亲皇来压服同僚,看到他们默不作声,不由有些气恼,心想,老子身为山主,说出的话你们不听,害得老子只好拿亲皇来吓唬你们,你们这才老实了,这不是犯贱又是什么?你们这么弄,损害的是老子的权威你们知道不知道?

   让伏乞乾归气恼的还不止这一点。关于十七皇子认祖归宗的事情,作为皇亲,伏乞乾归自然一清二楚,可是将各种说法拼凑起来,他判断这件事情多半是假的。既然是假的,那就不该当真,偏偏亲皇还郑重其事地发来密旨,要求对他的死对头燕阳及其同伙网开一面。他在镇元山吃过那帮人的亏,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可是有了亲皇的这一旨意,他报仇的心愿就万难实现了,这自然令他感到憋屈。

   气恼归气恼,亲皇的旨意必须执行。为此,他想到了一个计策,那就是请君入瓮,对外大张旗鼓地宣称神泉山武者为执行特别任务而倾巢出动,实则按兵不动、预作埋伏,引诱群雄入彀,从而一举全歼。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议事厅,就是要宣布并讨论这一计划。

   于是,趁众人沉默之际,伏乞乾归把这一计划端了出来。

   龙须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山主,适才米高车说你犯糊涂,我还不太敢相信,现在看来,你是真的犯了糊涂,而且是一塌糊涂。这神泉山是什么地方?皇家贵地!这等地方,岂容外人轻易踏足?你可别忘了,这里可有咱们神泉山的镇山之宝!那个移不动、搬不走的宝贝,一旦被外人取了去,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