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就业方向(第2页)

 市郊的大房子还在李父名下,现在那里已经不种菜了,被改成了仓库,陈二狗也去省城跟着李阳干,他负责大学城那边的一个仓买,这个工作容易上手,陈二狗有责任心,吃住都在店里,绝对不能卖丢任何东西。

 现如今的李阳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他的大学生活过的比较平淡,专业课成绩拔尖,其他公共课的成绩保持中上游,他也不想参与奖学金的评选,因此过的特别佛系。

 李阳是准备大学毕业后就不再读书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选择的,毕竟现在的大学生是稀缺人才,毕业的时候,学校是给分配工作的,完全没有就业压力。

 他们这群人里,严易是唯一一个想要继续深造考研究生的人,严父被平反后,回到了原本的工作岗位上,他被没收的房产也还给了他,还给他补发了这几年的基本工资,所以严家现在今非昔比,严易也不用承担生活的压力,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喜欢读书,所以他选择继续读研,如果以后能读博,他还会接着往上考。

 其实李阳是很佩服严易的,他这股劲头确实适合做学问,关键是他能沉下心去学习,不像自己,读书是他用来谋生的手段,估计就算再穿越个几世,他也依旧改变不了自己的性格。

 同样是童年时期遭遇了不公,随着时间的推移,严易会看开、会放下、会不再执着,而李阳不会,他当下可以不去在乎,但是别让他逮着机会,他是一定会报复回去的,能让他真正放下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方已经过的悲惨无比,自己实在没有可发挥的空间了;二是他已经报复完了,那他就会真正的放下。

 包产到户的东风还是吹到了向阳公社,各大队的大队长和书记都去公社参与了会议,学习其他实行了“大包干”的公社,他们的实践经验。

 其他的大队的领导干部还是有些许迷茫的,听说是一回事,真实践到自己头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时候他们更羡慕利民大队的老林了。

 利民大队确实是不用愁的,村里现在有两个工厂,一个是做服装的,另一个食品厂改成了加工干菜和制作烟熏肉制品。

 因为马师傅的独家秘方,酱料的味道非常独特,在省城及周边城市十分畅销,所以利民大队的食品厂改革后,酱料的生产被挪到了县城的厂子里。

 实行大包干后,李家的土地都租赁了出去,现在留守在村里的就剩下李家爷奶和两个儿子,还好小姑姑也在,老人倒也不会感到孤单。

 县城的服装厂是刘盼弟在管理,食品厂是小姑父在盯着,小安安也被接到了省城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周芸不忙的时候也能给他们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