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产业升级(第2页)

 李爷爷在心里暗搓搓的想着:“哼!要不是我家大孙子说了,有多少菜他都能卖出去,种菜的人越多,产出的量越大,他的收益才能越高,我才不免费教你们呢!”

 大队部这边讨论的差不多了,李阳开始图穷匕见,抖出那张盖着妇联大红章的推荐信,来了一个举贤不避亲,热情举荐吴知青,也就是他的大堂嫂吴敏,来担任收购站的负责人,当然了,一个人估计是忙不过来的,他觉得隋礼就很合适,初中毕业,学历够用,人年轻,脑子也灵活,不怕脏不怕累,他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的。

 隋会计没想到还有他家隋礼的事儿,他刚才还为臭小子不能继承他的衣钵,担忧他会不会在家啃老,李阳这三言两语的就把他儿子的工作问题给解决了?感觉有些玄幻。

 李阳卖力的推销着他的大堂嫂和发小,虽说明面上是公对公,可实际上这可是他的私人产业,核心机密必须得掌握在自家人手中,至于搬搬抬抬,收货送货这些体力活儿,正好适合年轻力壮的隋礼,省的这哥们儿像个无业游民二流子似的在村里瞎晃。

 自己可太为兄弟着想了,他那股子八卦的劲头儿,特别适合搞情报工作。

 哪家种了什么菜,产量有多少,有没有私下拿出去卖,这些情报都靠隋礼收集了,他留在收购站也不算是屈才,这不正好是专业对口嘛!

 隋礼在自己不知情,但老爹知情,兄弟知情的情况下,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事情就在隋会计满意,李阳满意,大家都很满意的友好氛围下敲定了,至于隋礼满不满意,没有人在乎。

 隋礼:“我可谢谢你们了。”

 散会后,李阳顺路去找了大伯母,二人一起去清点货物,把一些适合在村里流通的物资单独分类,等收购站开张就可以上架了。

 周芸干劲十足,儿子和儿媳妇的工作都有了着落,小儿子最近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学习格外认真,说要和小堂哥上一个学校,周芸对此十分支持。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这傻儿子多和阳阳学习,没准儿以后也能变得更聪明,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周芸大方的奖励给儿子五毛钱,让他自行支配。

 要不说周芸是李阳最看好的销售精英呢,两人的行事风格也越来越像了,尤其是一高兴就撒钱这方面尤为相似。

 产业得到进一步升级的成功人士李阳,走路带风的向着溪翠山进发。

 唉~他百忙之中还得抽空上山巡视产业(他那个破院子)。

 把控产品质量(看看风干兔的风干程度)。

 还得慰问员工(就一个马玉兰)。

 成功人士真是太苦了,这份苦却只能他一个人默默承担,真是高处不胜寒,太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