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洛天 作品

第107章 定型试产和歼8(第2页)

 所以,拿到了上面的需求之后,联合体的设计工程师经过讨论之后就决定了,不能单纯的拉长放大歼7,还要对原本的涡喷7进行大改。

 之前的涡喷7没有大改主要还是因为上面太着急了,这项目卡了四年多了,早点出来还能早点让上面看到点希望。

 但是,这次的歼8可不是仿制任务,而是需求任务,只要能够达到空军的指标,空军不管你飞机造成啥样,你塞什么发动机人家都不会管的。

 所以,唐忠国拿出来了自己之前基于原版r11f-300发动机的结构改进图纸。

 原本的双转子轴流模式不变,6级压气机增加为12级,其中9级的高压压气机之中可调叶片级数为6级;原本的环管燃烧室改进成同尺寸的环形燃烧室,增加了五个喷口;原本的2级涡轮也增加到了3级,变成了1级高压涡轮,2级低压涡轮。

 总压气比从原来的8.6直接提升到了12.4左右,别看叶片级数增多了,但是发动机推重比不降反增,从5.5直接提升到了6.5左右。

 最大的改变就是推力的改变了,中间推力从38.7kn直升为45.5kn,最大推力从60.6kn直升为75.8kn,双发的状态下可以直接提供kg的推力,按照中间推力来算的话,这可就是跟al31f涡扇发动机的中间推力相等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发动机变长了点,由原来的4.6米加长到了4.7米,如果真要想把这个发动机塞进歼7的话,也勉强能做到,但是整架飞机的配平就要重新做了。

 唐忠国当然也不可能沿用以前的上辈子的气动布局了,直接拿出来了大边条翼、双垂尾,中央升力体,两侧进气的布局,把机鼻的空间留下了大块用来装在大尺寸的雷达,看上去这架飞机就像一架的枭龙block1 plus版本。

 虽然用了中央升力体布局,但是因为他们没用什么重型雷达,所以没有侧位家族那种下探的机鼻,美学成都上升了几个档次。

 这架飞机方案提交上去的时候,也是惊艳了一众航空系统的高层,真的就是因为这架飞机太好看了,所以上面也是连忙同意了原型机的制造。

 毕竟,有了歼7模块化设计经验之后,奉天航空联合体从3月底接到任务,5月份完成设计提交,7月中旬发动机测试完成验收,到9月底拿出来了第一架原型机,中间没有任何的耽误。

 因为之前联合体委员会的严谨管理,三架验证机都没有任何的公差,基本上拉出来就可以飞的状态,不过,还是按照流程,一架做静态测试,一架做动态测试,一架拿来试飞。

 这一次设计也是第一次引入了计算机,唐忠国从美国带回来的材料在朱传榘大哥的手里面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一台二进制的通用计算机和第一台三进制的通用计算机在6月份的时候同时落地了,唐忠国也是借着帮着实验搜集数据的名头,从异联办总部调了一台到奉天联合体来,他也是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编程了一个cfd的软件,用来配合奉天这边的超音速风动来处理数据。

 这个年代在航空领域用上计算机辅助的国家可是少之又少的,也就中美苏三个国家罢了,要知道,二战时期德国航空工业能那么发达,主要就是用了计算机,不过不是现在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罢了,而是机械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