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拿来主义6(第2页)

 

    李贽微一摊手,神情执拗地望着天空。好友也太小题大做了,他还是觉得,后世的思想比较对自己的胃口。
 

    未央宫。
 

    真帝王陋习的集大成者刘彻恍若未觉,一本正经地点评道“确实精妙。”
 

    司马相如等一众“”
 

    但愿陛下反应过来之后不要发怒。
 

    咸阳。
 

    嬴政倒是听出了端倪,不过心里没有太大波动。男女之事么,远没有大秦的强盛重要。
 

    其他不少人倒是神情古怪觉得自己膝盖中了一箭,至于王安石等持身守正的名士大概是为数不多地为鲁迅论证的精密而喝彩的人了。
 

    大家会发现,这一段里的几种态度刚好和上文孱头、昏蛋、废物的三种错误态度形成了对比,在对照中,优劣自见。所以,这两段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方式。
 

    北宋。
 

    苏轼接受良好“韩愈师说一文中,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从师的态度形成对照,想来也是一种对比论证吧”
 

    苏辙跟上兄长的思路“荀子劝学一篇,用青出于蓝、木直中绳来喻指学习的重要性,劝勉世人向学,便是楚姑娘所说的比喻论证
 

    ”
 

    两个儿子说得头头是道,苏洵忍不住笑了起来,总结道“看来后世学文,不仅学义理,也学章法,倒也不失为明智。”
 

    教出了两位名家的苏洵显然对此颇为认可。
 

    接下来大家看到第十自然段,这一段一共有五句话,如果对这五句话进行针对性提问,应该提哪五个问题
 

    唐朝。
 

    刘禹锡有些疑惑“楚姑娘的意思是将文中的五句话看作答案,反推鲁迅要阐述的问题”
 

    “应是如此。”柳宗元点头,一边看水镜一边思忖道“总之,我们要拿来。这是在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刘禹锡也来了兴趣,看向第二句道“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是他先前说的怎样拿来吧”
 

    “主人会成为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这是在申明拿来的好处。”皮日休慧眼如炬。
 

    “怎样才能拿来这人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说得好啊沉着,则有定力;勇猛,则果断有魄力;有辨别,则可明精华、糟粕之别;不自私,则能一心向公不为所动。这位鲁迅先生着实透彻”
 

    欧阳修捋着胡须赞叹不已,他一生识人无数,也算阅尽英才,可此时还是忍不住为鲁迅的胆识与灼见击节,真是说得太好了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通篇言拿来,落脚却是在创新,新,恰为拿来之目要,此君是有大智慧之人”
 

    曾巩神色隐隐有些激动,思想的灵光,总容易引起达士的鸣动。
 

    明朝。
 

    李贽忍不住为结尾一句表露出来的丰盈深邃的精神世界而欣喜“苟日新,日日新。新则有变,变则生生不息,看似是取自他人,实则全是为我。博天下之专长而盈我一身,妙实在是妙”
 

    看到此处,众人忽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鲁迅的逻辑太严密太自洽了,析错、明对、立新,他分明是对这个问题考虑得相当成熟
 

    “这鲁迅,倒是可以来国子监啊”不少皇帝情不自禁地念叨着。
 

    我们梳理一下。第一,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要拿来。第二,应该怎样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第三,“拿来”有什么意义成为新主人、造新宅子,也就是建设民族新文化。
 

    第四,怎样才能“拿来”主体必须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第五,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创新。
 

    至此,鲁迅完成了他的逻辑闭环,闭关、送去、送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拿来。拿来的手段、主体各有要求,而拿来到底还是为了创新,这是鲁迅为中国文化探求出来的一条道路。
 

    楚棠将问题与文句一一对应,接着道。
 

    在这里,迅哥儿总结了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使用直接学习;存放化害为利;毁灭完全摒弃。同时表明拿来主义者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即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那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迅哥儿又是出于何等考量才写下了这篇文章呢
 

    “嗯”众人抬头,忍不住疑惑,“不是有感于当时闭关主义和送去送来的乱象么难道还有什么别的隐情”
 

    而嬴政等人则是下意识将心提了起来,他们都很有经验,说到社会环境了,能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