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故都的秋4(第2页)

 

    因为居于高树,所以蝉声能传得很远,而不是借重了秋风的力量。很明显这是在托物言志,以蝉自况,表明自己内在品格的高洁。
 

    联想到唐太宗经常夸他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虞世南写出这样的句子也不为过了。他最后上谥文懿,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配葬昭陵,也算是封建时代臣子的巅峰了。
 

    犹自不郁的虞世南闻言愣了愣,仿佛还有些不可置信。文为才学,懿为品德,这已是难得的美谥,陛下竟还允他陪葬昭陵
 

    虞世南有些心潮起伏,他生于南陈,见过后主荒淫,又见过隋末乱世,后入秦王府,辅得圣明君,两代以来,未见此欣荣之态,他立志要在此世立功业,为百姓谋福祉,只为尽臣子之责、士人之
 

    责,却不想身死之后能获这般哀荣
 

    陛下深恩,何以为报
 

    虞世南深受鼓舞,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持身守正、直言进谏,辅佐陛下成为万世明君
 

    太极宫。
 

    李世民心情颇好 “虞卿才高德懿,堪为人臣典范,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正是他之写照
 

    未央宫。
 

    刘彻
 

    神情冷静,不就是区区二十四个功臣吗朕一点都不羡慕,一点都不
 

    另外两人就没有虞世南这么幸运了。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以一首咏鹅抢占学龄前儿童市场,和李白的静夜思一起被刻入全国人民的dna。
 

    众人一愣,全国人都会念他的诗还能跟李白一起骆宾王我劝你别太悬浮。
 

    当事人骆宾王也表示很懵,咏鹅是他七岁时所作,词意浅显,胜在稚龄,辞气犹可称清新,这首诗在后世竟然能风靡全国
 

    但其实人家并不是只会写“鹅鹅鹅”,这首在狱咏蝉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仪凤三年,百官朝天后,朝堂实际已经由武则天把持。骆宾王觉得皇后当政不合礼法,多次上书讽刺,因罪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的句子,抒发自己的悲愤,诗作也是取蝉高洁的特点。
 

    顺带一提,骆宾王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在后面。嗣圣元年,武则天废掉自己的儿子自立为帝,天下大哗,徐李敬业起兵反对,骆宾王替他写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其中有“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句子,连武则天读到后都忍不住感叹宰相为什么让这样的人才流落在外。
 

    太极宫。
 

    李世民大吃一惊 “武则天是个女子”
 

    他想到了所有可能性,就是没想过武则天竟然是一个女子,还是由后位顺利登上帝位李世民在心里捋着关系,李隆基收政复唐,李治是李隆基的爷爷,难道那武则天,是稚奴的皇后
 

    李世民咬牙,很好,又想抽儿子了。
 

    未央宫。
 

    刘彻也是惊诧不已,无论是吕后还是窦太后,她们至多只会垂帘听政,明面上的皇帝还是刘家子孙,那武则天竟然直接把皇帝给废了
 

    “唐朝,真是个神奇的朝代。”
 

    咸阳。
 

    嬴政听到唐朝出了个女皇帝也颇有些意外,不过敢废帝自立,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份魄力却让他生出了几分佩服。而且那武则天见讨伐檄文而能不怒,犹自感叹人才流失,也是难得了。
 

    嬴政想起大秦的女子,想起自己的那些个女儿,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不,也给她们分配些事物
 

    汉初。
 

    吕雉眼神复杂,没想到,后世竟真的有女子踏出了那一步。武则天武则天她沉吟着这个名字,忽然很想见她一见。
 

    要说骆宾王还是有局限性,武则天怎么不能做皇帝,外国的女帝很多呀伊丽莎白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维多利亚女王,个个功绩显赫。武则天当政也被赞为贞观遗风,她在文举之外另设武举,发掘了后来的旧时大将郭子仪。从哪一方面来看,武则天的功绩都值得铭记。
 

    武周。
 

    武则天听着楚棠难掩赞赏的语气,微微笑了起来,后世声名如何,她不想在意,不然也不会废帝自立了。可是,没有人听到自己名留青史会不心生高兴。她本是叛逆之举,但后世偏记诵她的功绩。武则天精神大振,有水镜这么一说,朝野民间的议论,倒是可以少一些了。
 

    太极宫。
 

    李世民想要抽李治的手生生停住,后世思想与古不同他也知晓,但没想到楚棠会这样推崇武则天。贞观遗风,这个称号肯定的不止是武则天,还有他。是了,李世民反应过来,从楚棠的角度来看,历朝历代都属于中国,她不在意皇帝姓李还是武,只在意这个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武则天,很明显是明君。
 

    他的想法有些动摇了。
 

    未央宫。
 

    刘彻惊讶道 “竟然有这么多女皇帝”还个个功绩显赫。
 

    “功绩显赫”这四个字他太知道意味着什么了,张文治、克武功,富民力、定边陲,这都是女子的功绩。
 

    刘彻垂眸,难得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看法。
 

    除他们之外,各时空的女子也一阵恍惚。女帝,有那么多女子登基为帝,还在史书上留下了赫赫声名她们心头忽然一阵火热,女子,原来并不比男子差
 

    但还是有许多人群情激奋 “牝鸡司晨国之祸乱,武氏分明是乱唐之人”“哼蛮夷之邦不知礼法,我朝礼仪之邦,如何能行这阴阳颠倒之事”
 

    “黄口小儿一派胡言”
 

    唐朝。
 

    骆宾王得知武则天竟然自立为帝时,心中难掩忧愤,却不想下一句便听到她的感叹,不由得微微怔愣。如此忤逆之言,武氏竟是生出了惜才之心么又听到楚棠列举异邦女帝,并言道武则天的功绩,他的内心不禁更为复杂,难道自己当真局限了吗
 

    第三
 

    首李商隐的蝉,是怀才不遇的“牢骚语”。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本来就吃不饱,又为什么还要委婉哀鸣呢其实这是在影射诗人自己,因为品性高洁,难于饱腹,所以发出了怨恨的叫声。
 

    李商隐这个人还挺拧巴的,我们下次遇到课文再详细讲吧,后面会学他的锦瑟。
 

    晚唐。
 

    李商隐终于能体会到白居易的感受了不是,别下次啊我到底怎么拧巴了你给我讲清楚杜牧撇撇嘴,面无表情地将李商隐寄来的信压到书架最下面。岂止拧巴,是拎不清
 

    我们总结一下蝉的特性,在古典文学中,它是高洁、凄寒、孤寂的,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听见它们的啼唱。”所以,那种悲凉的感觉也无孔不入,秋味也在这蝉鸣声中,愈发深沉了。
 

    但是郁达夫又在这里抖了个机灵,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高洁的秋蝉吗只栖于高树吗也没有那么玄乎,在北京就和蟋蟀老鼠一样啦,到处都是。
 

    虞世南李贺李商隐
 

    闭嘴吧,郁达夫他根本就不懂
 

    奉天殿。
 

    朱元璋大笑起来 “可不是,一个知了哪有那么多情啊趣的,满树叫着闹心,跟蟋蟀耗子也没差。这郁达夫写得对
 

    朱棣是个文化人,心里觉得自家老爹这话槽点太多,但到底不敢开麦,只好对着水镜上的文字使眼刀。
 

    前面写得都挺好的,怎么非要扯个蟋蟀耗子呢俗,太俗了
 

    古典文学中代表文人雅趣的蝉,忽然被拉下神坛,走进了千家万户。大雅转向了大俗,折射出郁达夫审美趣味中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大俗同样是大雅,俗趣与雅趣,统一在了这故都的蝉鸣声中。
 

    明朝。
 

    冯梦龙高兴地吟了半句俚词 “门子壁虎儿得病在墙上坐,叫一声蜘蛛我的哥,这几日并不见苍蝇过平民妙趣,并不比文人雅趣少
 

    他念的是新近整理出的民间歌词, 挂枝儿。虽则词语浅薄,但活泼灵动,比之
 

    道学言语,竟不知可爱了多少。
 

    另一边,张岱对郁达夫的欣赏同样又深了几分 “俗就是雅,雅就是俗,蝉和耗子又有什么分别呢依我看,郁达夫是个妙人。
 

    这种俗趣也延续到了下两幅图景中。秋雨,许多文人也写过,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雨织得又细又密,连绵不绝。可是郁达夫只说了一句话“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
 

    息列索落这个词用得很有意思。秋雨时常会伴随着冷风,落叶随风舞着,雨滴答在耳中就仿佛七零八落似的,写得既有画面感,又有声音感,渲染出一片悲凉。
 

    但他重点要写的还是雨中的人都市闲人。老北京的生活特点是很悠闲的,皇城根儿上,下棋逗鸟、喝茶谈天、在雨后咬着烟管说些闲话,一天就过去了。这个“咬”字,就很有清闲的派头,用得十分传神。
 

    李世民轻咦了一声 这市民的意思,与朕想的原是不一样市为交易之所,里坊多有人居,后世这样说,难道市坊之间已经不再区分
 

    他微微沉思,先前还担心这故都的秋之中有黍离之悲,但看文中对所谓都市闲人的描写,却也不是乱离之象。或许这种悲凉,当真是郁达夫的个人审美趣味吧
 

    他摇摇头,就是有些暮气沉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