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行业变化 管理(第2页)

 但是风险很大,风头上被抓的,没几个能落得了好的。 

 还有个办法,就是找挂靠了。 

 把自家牌子摘下来,换个名义,算是给人家干活的,以后听人家的,让咋干就咋干。 

 但是老牌酒厂都不需要他们,目前附近地区也只有那个新冒头的步步高酒厂,愿意收购原浆酒,愿意给他们个名义。 

 所以不管万厂长现在开什么条件,只要让他们的生意能继续做下去,他们就算再不乐意,也得答应。 

 还得答应的快点,不然人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只能回去关门。 

 …… 

 万厂长一连忙碌了几天,拿着几个合同相当满意,这下稳了。 

 多了这几份合同,酒厂就不会因为供货商太单一被拿捏,以后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了。 

 对那些小酒厂,燕长青可没觉得自己是大鱼吃小鱼,他是救了好几家小酒厂,只要他们坚持老老实实给自己供货,过个几年,他们还是有机会挂自己牌子的嘛! 

 实际上燕长青曾经的印象里,根本就没这些酒厂的名字。 

 也就是说,这次整顿,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关门,而且将来的机会也不是想抓住就能抓住的。 

 因为上面接下来还会因为假酒问题,再次整顿酒类行业市场,然后整个九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各类名酒品牌,开始了大浪淘沙式的洗牌,一部分开始逐渐落幕,有的干脆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这和他无关,他就是个顺风捡漏的小角色,管不了那么多。 

 他甚至还能拿着这件事,警告市场那些做生意的,看看懒得办这个证办那个证的都什么下场。 

 市场是会逐渐规范的,早做准备有备无患多好。 

 不过他也就是一说,随着小酒厂大酒厂的酒运过来,让他的调配工作量大大增加,最近他都顾不上“尊老爱幼”了,更别说去管别的。 

 不过幸好冯一贵那边,随着铺货充足,接下来只要稳步供应就可以,给了他一段稳定现阶段状况的时间。 

 实际经营了,他才知道当初自己的想法多不靠谱。 

 那些老酒厂都经营管理多年的,一旦上了春晚广告,还忙的手忙脚乱,甚至出了大问题直接倒下去的。 

 他这个没当过管理者的人,还想着玩‘蛰伏那一套,再直接一鸣惊人,真的是想太多。 

 …… 

 等酒厂很快捋顺了生产管理的工作,燕长青就再次轻松了下来。 

 高端酒的广告没打出去,目前全靠经销商那边,顺便给来进货好日子的客户介绍一下。价格还是有点太高,让很多终端销售客户有些迟疑。 

 一个没多大知名度的商标,价格直接冲着茅台的价格干了上去,就算名字吉利,一时半会儿也没人敢进太多货的。 

 不过燕长青比原来更不着急,低端酒怎么了,实际算下来,他的利润比课本上说的,能让资本家冒着绞首危险去做的“百分之三百利润”还高。 

 全靠技能等级高,而且现在的情况和他预想的也差不多,别的技能到了二级,进度条基本就稳的空军佬的抄渔网一样,不知道多久才动一下——有可能还是虚假的动静。 

 可是酿酒技能就不一样了,忙碌几天下来,看一看,进度条还是照样向前走。 

 真的是完全靠数量来堆积。 

 而进度条动一点点,就意味着酒厂的利润,会高一点点。 

 因为更高的酿酒技术调配技术,让他可以用更少的自酿酒,去调配更多的从别的酒厂采购的原浆酒。 

 原浆酒的价格才多少,还不如包装的价格高呢! 

 这年头生产技术跟不上,稍微高档一点点的包装,价格比生产成本都高。 

 看看废品收购价格就知道,在燕长青记忆里,到高中的时候,街头拉着板车收废品的价格依旧还挺高的。 

 普通酒瓶价格二分到五分不等,稍微好点的就过了一角钱,啤酒瓶当时最低也有二三毛,高的时候三四毛,易拉罐一毛,牙膏皮也二三分,毕业卖废纸还三四毛钱一斤(印象价格,如果错漏,概不负责)。 

 说白了还是生产力不足,一时半会谁也没办法,价格高也只能按高着的来,总不能自己再弄个技能去造纸箱造玻璃,忙得过来吗?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又是深秋。 

 燕长青在车间里把机器维修检查完,确定没问题之后,挥了挥手:“好了,继续生产吧!” 

 再一扭头对着会计说道:“记下来,维修成本五千八。这破机器也就是我改造过,不然早该卖废铁了。” 

 维修成本也算生产成本的,原本不起眼的小酒厂,就靠着那一个洗脑广告,销售额在短短几个月已经达到了几百万,负责管账的会计都吃不消了,又招了几个实习生跟着一边学一边工作。 

 走出车间,燕长青又对万厂长交待道:“冬至到了,准备宰猪包饺子吧!吃上面别亏了工人,咱们问心无愧就行。” 

 万厂长点点头,脸上有点惭愧:“那个,派出所的人都快到了,真的要把人交给派出所吗?” 

 燕长青点点头:“都打过电话了,不交人的话,不成了耍着派出所玩吗?” 

 …… 

 酒厂又多了不少新工人,今天有个新工人手脚不干净,知道酒厂的好酒价格高,就生出了歪心思。 

 万厂长的决定是罚款——他做出决定,一来是原本酒厂规章制度就不健全,而且原来的老工人,基本都是有些关系的;二来他原本在的企业里,一般都不会开除人,罚款通告就很严厉了。 

 不过报到燕长青这里,直接就让给派出所打电话了。 

 这年头遍地都是想打工挣钱找不到门路的人,燕兴旺搞个建筑队,愿意当小工的都成群结队,甚至还扯着八百里打不着的亲戚关系,要进工程队干活。 

 那工资还不如酒厂给的多,活还又脏又累,吃的更不用说,那老头能和燕长青比大方吗? 

 工程队和酒厂现在招的人,已经都是正儿八经的外人,附近稍微有点关系的,早就有活干了。 

 燕长青再大方也不是无限制的,也管不着那些,他就只负责指导一下,告诉别人怎么干就行,干不了的,那没办法,该不留的还是别留了。 

 对比一下周围大小企业就知道,酒厂现在的待遇有多好了。 

 就连国企里也不可能像酒厂这样隔三差五的杀猪吃肉,来了这里还不愿意安分工作的,留着恶心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