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肖恩是洛城时报的记者,他每天的日常就是捕捉新鲜事,无论是“佛罗里达州居民大战鳄鱼”、“一男子闯进老奶奶家准备抢劫,反被老奶奶武力制服”这种事已经不新鲜了,没什么素材可写了,除非他们报纸再猜测总统今天穿什么颜色的内裤,预言唱衰一波某某王室的王子和王妃什么时候离婚。
 

    可这些陈词滥调,民众已经不爱看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难道又把好莱坞的那些明星撕逼翻出来
 

    恰好这个时间点,“treasure是凶手”、“treasure破解了四十年前悬案”、“犹卡斯噩梦是谁”等词条轮番上了热搜。
 

    肖恩停下了四处闲逛的动作,忍不住定睛一看。
 

    这什么意思
 

    在他没上网的半天时间内,互联网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他忍不住从头看起,这一看如痴如醉,几乎入了神,等翻到底了,他才用力站起来。在报社里大拍桌子,喊了一声“好”他火速抄起平板,冲向了主管的办公室,“头儿,我知道下一篇报道写什么了”
 

    头儿很给他面子,双手交叉,头微微扬起“什么报道”
 

    “犹卡斯噩梦您知道吗”肖恩努力克制住自己的呼吸,可他激动得满面红光的脸庞暴露了他。
 

    “我当然知道,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主管口气不善,他怀疑下属是来挑衅质疑他专业水平的,他不仅是新闻从业者,还是一名洛杉矶本地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年这起轰动全城的案子
 

    1973年那个时间,当时他也出生了,尚是襁褓里的婴儿,不知道这个案子才奇怪吧。
 

    “难道是这个案子出现什么决定性证据了”主管忍不住猜测。
 

    “不。”肖恩露出神秘的微笑,嘴里缓缓吐出一句话,“是凶手可能要被抓到了。”
 

    “”这下轮到主管嘴巴大张,呼吸急促“这不可能”他快速抢过下属的平板,一目十行地浏览起了帖子,越浏览越心惊,眉宇间掩饰不住震惊之色。最后他的目光定睛在那一串人名上。
 

    “这个雷德比斯金是谁,三个小时之内,我要他全部资料六个小时后我们要发独家报道”
 

    标题怎么耸人听闻就怎么来,他腹中已经有底稿了,就这么写
 

    首先给记忆模糊的民众科普一下四十多年前的惨案,重点渲染凶手有多么恐怖,受害者多么可怜,警察多么无能为力,最后告诉民众,有人破解了当年的悬案警方花了四十年都无法破获的案子,被一个拥有通灵能力的网友给破解了这个故事本身就一波三折,肉眼可见充满了噱头和话题度,一定能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
 

    “主管,你真的相信这个网友的发言”肖恩收起平板,亦步亦趋地跟在领导背身后,做一位殷勤的小蜜蜂。
 

    treasure还在连载,还没有结束,肖恩时时关注着,对方马上就要解答一些问题了。
 

    主管抄起沙发上
 

    的外套和钥匙圈,他准备驱车出外勤“信不信不重要,破案是警察的事情,话题和热度最重要”
 

    这几个词条已经挂在热搜上许久了,时间就是金钱,话题就是流量在其他媒体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他们要争分夺秒
 

    至于那个雷德比斯金到底是不是凶手这重要吗
 

    如果对方是,那皆大欢喜,警察和媒体双赢。如果对方不是,警察扑空一场,他们报纸也不会输。
 

    更别提那个treasure的通灵者,说话有理有据,他本人看了都心生惊叹,不愁打动不了百万民众。犯罪侧写和画像都出来了,事无巨细,怎么可能不信
 

    换言之,他认为这个treasure恐怕真的是一位法力高深的通灵者,对方揭开了一场跨越四十年的凶杀案秘密,这个雷德比斯金也确实是凶手,对方就是“犹卡斯噩梦”本人。通灵师既然沟通了亡灵和罪恶,看到了四十年前的景象,用文字描述下了身临其境的体验,那对方不可能找错凶手。如果有错,大概率是雷德比斯金本人的错
 

    对方一定是用什么手段骗过了通灵师。
 

    主管心中极为笃定,他大踏步地往外走。
 

    “肖恩你想办法联系那个treasure先生,给他一笔文字使用费,他的所有分析、画像和最新的犯罪侧写,我们照单全收。如果有其他媒体报社跟我们抢,就付出双倍、三倍,如果他愿意露脸,我们想请他来总部做独家采访,你的措辞一定要礼貌恳切,告诉他,北美无数民众都想知道他是怎么破案的。”主管快语连珠地说完一串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如果他是华国人,远隔千里无法过来的话,他的机票钱和差旅费我们都包了”
 

    “是,主管”肖恩领了任务,浑身充满了干劲。
 

    江雪律正在连载,被后台无数噔噔噔的私信烦不胜扰,无数英文长篇大论和“o”的赞叹声,有骂他哗众取宠的,也有质疑他胡编乱造的,还有人语重心长劝他去自首的。
 

    他只有一双眼睛,面对眼花缭乱的私信,根本看不过来,孟冬臣全部帮他处理了。
 

    孟冬臣看到其中一条私信,本来想过滤,最终他还是犹豫了两下,毕竟他在国外生活,经常看这几家媒体的报纸。
 

    “treasure,洛城日报、纽城时报等报纸和一些本地的媒体想要搬走你侧写内容,他们愿意支出一笔高昂的使用费,你愿意吗”这些人的私信和邮件快把社交平台挤爆了,这些媒体态度太锲而不舍,一遍遍的发,态度一次比一次恳切。
 

    少年从不关心这种事。
 

    他只在乎“美国警方给我打电话了吗”
 

    “没有。”孟冬臣把所有信息都看过了,很肯定地说出这句话。
 

    “”江雪律心下有些失望,发出一声轻叹,“那同意他们的请求吧。”
 

    他不关注这些,因为这些都是外国的媒体报纸,影响不到他在华国的平静生活,他只想扩大这个案子的舆论热度,帮助警察
 

    早日破案。
 

    少年心情平静,他如同一个旅人,坐在池塘边伸手撩拨了一池湖水,池水泛起涟漪,随后他转身走人。
 

    后续池子如何躁动,掀起多少波澜,他就管不到了。
 

    另一边,莉莉比斯金也看到了这个帖子,她一开始为这当年的惨案落泪,如今她已为人母,孕育了两儿一女,大儿子已经十七岁,小女儿才八岁,每一次孕育她都怀着迎接新生命的感动和喜爱。
 

    这个treasure描述的文字太过有感染力。
 

    从第一名受害者安吉拉,到十一岁被吊在水管上的小女孩约瑟芬,她忍不住代入了自己的孩子,如果她在深夜收到这场噩耗,她的心情如何一定会崩溃吧。
 

    评论区也有人回忆当初。
 

    “我是当年安吉拉的同学我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我现在使用的是我孙子的社交账号。我必须告诉各位一件事,当年学校舞会结束后,安吉拉死在回家的路上,警察不断地盘问我们,是否对安吉拉怀有仇恨。噢怎么可能,安吉拉那么漂亮,她简直就像天使一般,我们怎么忍心杀害她”
 

    “警方说过,安吉拉膝盖有破损,推测临死前她曾向凶手下跪求饶,可凶手没放过她这个凶手简直是一个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