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八年前
 

    一个年纪二十出头的男生被带入了警局,男生脸部肌肉紧绷、神色拘谨,现在江州大学一片混乱,唯有实验室隔绝一切喧闹,显得宁静又安心。他努力隔绝外界的风风雨雨,可还是在这一天早上,收到了公安局的传唤。两名警员,一个年轻一个老,说我们手里有重大的案情需要推进,希望吴同学能配合一下调查。
 

    吴同学就是他。
 

    他只能脱下白大褂,神色拘谨地上了警车,一路前往了公安局。全程他紧攥着双手,忍不住问“我只是一名学生,警察先生,你们要问我什么呢”
 

    “你就是吴植同学吧,我们要问你李路云的事。”
 

    此话一出,吴植脸色一变,交叠的双手下意识扣紧了。
 

    这个名字似乎是什么了不得的禁忌,一旦提起,每个人精神紧绷、不想提及。事实上也是如此,从案发到现场,李路云这个人,他以一己之力,闹得全市满城风雨,也成了江州大学的败类。
 

    江州大学本是全国级别的大学,对外形象高端大气,因为出了李路云这名学生,整所大学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前还活在公众的指责声中。
 

    “我们根据调查,你和他是研究室的师兄弟,你知道他的一些生活吗”
 

    一听这话,吴植反应激烈起来,他毫不犹豫道“对不起,我不知道,我跟他不熟”急急忙忙就想撇开关系,他跟这种罪犯不熟警方根本找他找错人了
 

    “既然你们的关系不熟,你为何要如此激动”
 

    那名负责笔录的新人警察盯着他,静静地与他对视,眼神冰冷锐利,犹如一把寒刃,把他看穿,质问得他体无完肤。
 

    “对不起,警官先生,是我过激了。”吴植马上反应过来,有些懊恼,他伸出一只手抱头,“我也不想,他做出那样的事情后,我们教授因气急败坏住院,实验课题被迫中止,许多社会资金撤离,学校名誉被败坏,部分专业也停课了,学校一团糟我实在不想提他。”
 

    以一己之力,将母校拖入无尽深渊,染上尘埃,江大建校百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现在想一想,他和李路云生活过三年,真是福大命大。
 

    “我们理解江大的处境,我们警方正在抓捕他,需要调查他的生平,吴植同学,你如果有线索请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告诉我们警方。早一日将他抓捕,这场风波能早一日停止。”
 

    在大义面前,吴植神情几转,终于冷静下来,他点了点头。
 

    说到底,他也是受害者。
 

    “听说吴植同学,你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江大,在校时成绩一直很优秀,四分制绩点从没下过36分,这样的你,很得教授同学的喜爱吧包括你和李路云后来的导师梁教授。”
 

    警方对他的了解,让吴植吃了一惊,他很快承认“是的,梁教授因此很看重我。”一个成绩优秀、为人处世又聪明的学生,哪个教授不爱若至宝。
 

    新人警察笔录没停。
 

    一切正如他们所调查的那样,吴植就是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名校高材生,同学喜爱、老师器重,大家都认为他前途无量,对方身上有诸多光环。
 

    “你日常能感受到李路云对你的嫉妒吗”这时候,新人警察突兀地问了一句。这个问题让吴植倏然一惊,心弦紧绷到极致,似乎久违的汗毛竖起。
 

    良久,他才低不可闻道感受得到。”
 

    他又不是傻子,感受不到师弟平静外表下,对他那些情绪。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名单,李路云事件中,只有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活了下来。
 

    那个小男孩还是李路云的邻居,对邻居都能下手,这李路云已经泯灭人性了,难怪他事后还做出了偏偏一切的起因疑似是他,这让吴植心绪沸腾,几乎难以安宁。
 

    可他有什么错呢。
 

    他错在自己太优秀了吗
 

    吴植生怕警方追问这个问题,没曾想,警方善解人意地避开了,问起了另一个问题“那吴植同学你知道,谁是乌鸦吗”
 

    “乌鸦”
 

    高材生脑海里掠过一种长着漆黑翅膀的鸟类,下意识问道。
 

    “一个代号名为乌鸦的人。”警方沉声道“我们多次调查了你们学校机房的记录,发现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半的时间都浸泡在机房内,他沉迷网络游戏、沉迷聊天室,跟一个名叫乌鸦的网友有所联系。我们的犯罪侧写师,根据这些变化,推测出他性情大变从这段时间开始甚至通过这个乌鸦,李路云拥有药品购买渠道。”
 

    在李路云身上,一片属于城市背后光怪陆离的第三网络世界徐徐展开,引起警方高度重视。
 

    “不知道”天之骄子的高材生脸上闪过一丝茫然,什么电脑机房、聊天室和乌鸦,他通通都不知道。确切地说有所耳闻,但并不关注。
 

    这一年依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新兴的东西点燃了电脑购买热潮,越来越多人上网聊天。网络的暗潮也就此滋生。
 

    吴植摇了摇头“你们问的许多问题,我都答不上来。想来可能不止我,包括同窗、教授,我们都对李路云这个人不了解。他这个人本来就很隐形,也不参与社交。”
 

    “那你认为,他的动机是什么”两名警察又问。
 

    “我还是不知道”吴植也不想一问三不知,可他是一个好人,没有泯灭良知的好人,他怎么能知道犯罪分子在想什么呢。
 

    吴植看到了警方手里的死亡名单,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累积到了二十七人,幸存者依然只有一个小男孩,吴植心脏揪紧了,内心恐惧在这一秒终于达到了巅峰。
 

    他不敢看这份名单。
 

    他前所未有的意识到,自己也是命大。
 

    警方手里的资料上,李路云成了危险头号分子。
 

    这个危险头号分子的照片张贴在各省通缉令上,照片上,李路云身材中等,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好学生”、“不是那么起眼”,偏偏就是这样的人犯下了一系列惊天大案。
 

    李路云如今在何处,他的动机是什么,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调查,李路云出生在一个家教管控十分严格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有很高的期待,他顺利考上了江大,俨然是“别人家的孩子”,他本人的性格也十分温顺,街坊邻居都说好。
 

    一个性格温顺的名校学生,又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成了警方心底无数的疑问。
 

    事件发生的前一个月,江州市还风平浪静。
 

    马上要盛夏了,天是晴空烈日,炎热的温度晒得所有钢筋水泥似乎快要融化,蝉鸣从远处树梢传来,发出半死不活的叫声。所有人听了只感到烦躁和倦意。南城分局警局宿舍的一个水龙头正在哗哗流水,水池有滴答的水声,一个年轻人拿着盆在洗衣服。
 

    阳光晒到他的手臂,点燃起一片灼热的温度。年轻人垂眸,侧脸英俊,他并不是很在乎。
 

    顶着眩目到刺眼的太阳,他洗了一件又一件,洗完了套在衣架上晾干,动作十分干练。
 

    挽起的袖子露出一截皮肤光泽的手臂,水珠还挂在上边,反射出烈阳,一时之间,把年轻人衬得闪闪发光。
 

    洗完了衣服,年轻人闲不下来,又把乱糟糟的被子叠了,秉承着警校毕业的好习惯,叠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叠完被子他看了地板一眼,似乎认为地板上有污垢,他又拿起厕所里的扫把,扫了五分钟地才心满意足。
 

    他的舍友蒋飞,听着这哗哗的水声、扫地的轻响,嘟囔一句“太贤惠了烈哥,以后可以嫁了”,嘟囔完他咂咂嘴,下意识进入了梦乡。
 

    听到贤惠两字,年轻人耳朵动了动,他想也不想踹了床一脚,以示威胁。一个男人懒就懒,非要说勤快的人贤惠,这不是应该的吗
 

    “是是是,我懒。”蒋飞翻了个身,反正他是不耐烦整理这些琐碎的内务。
 

    后来事实证明,他更适合当副队,有些天生的正队长,外勤内务总是一把抓。
 

    年轻人干完了,他也找到自己的床榻,轻轻合上眼,决定小憩十五分钟。
 

    偏偏这时候,王队破门而入,“你们两个小子,午休一个小时了啊,起来了没,燕台有案子了,跟我走。”
 

    床上两名年轻人倏地惊醒,下意识去拿床边的警帽。
 

    这个宿舍里住的都是新人警,新人警不能单独出任务、单独行动,必须跟老警察搭配。
 

    王队通知完了,就给俩年轻人留了一点时间,让他们整理睡觉后的凌乱,拿上外勤八件套。八件套就是手铐、对讲机、水壶之类的。
 

    不过十分钟,宿舍楼下就下来俩人。
 

    这俩年轻人都是一等一的出色,远远看去,令人目光一亮。
 

    一个面带笑意、意气风发,张口就是“师父长师父短,师父下午好”的,唤得王队骨头都快轻了二两,他忍不住“哎哟哟”。另一人高鼻薄唇,英俊帅气,眉眼间尽
 

    是锋锐,对方迎着阳光走来,脚步中又有一份张扬,好似江州即将来临的盛夏烈日。
 

    “你们下来了啊。”
 

    王队眼里不受控制地涌现几分欣赏。
 

    局里普遍反映,新来的这批新人警察中,这个那个姓蒋的小子和姓秦的小子,素质天赋最好。前者嘴甜能干,还会插科打诨,常常逗得局里哈哈大笑。后者则务实沉稳一些。
 

    尤其是那个姓秦的小子,一双墨潭般的眼睛十分逼人,那眼神太亮了,有几分攻击性。对方身上有一股狠劲儿,好似瞄准猎物就不会撒手的。
 

    王队正是一个铁血男儿,他一看这小伙子就喜欢。观察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对方务实又敢拼,凶猛又不失柔情,以后一定会节节高升。心中认定分局是留不住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