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心同仁 作品

第247章 何为王治?

包大人不解,“仁政乃是圣人教诲,王爷何出狠心之言?”

 清王的笑似乎带有一种解脱,一种释然,“是啊,仁政是书本上的圣人之言,是朝堂老臣的肺腑之言。可是狠心确是疆场厮杀出来的真谛,是争权夺利拼杀的经验之谈。

 包大人不要认为我所说的就是暴君之言,倘若先帝当年采取我的建议,乘胜追击,哪有今日的北蛮作乱?倘若陛下放任当今太子当时的雍王大杀四方,何苦来的东南之患?我们甚至可以直捣黄龙,毁其族,灭其国。”

 包大人第一次听说清王,在他刚官场不久,当时清王以近乎强硬的姿态逼迫先帝死追北蛮残兵不放。但是,先帝考虑的是过于深入,无有后援,怕其他部落趁机攻击大历大军,就没采纳清王的意见。甚至,坊间传闻,先帝正是由于清王过于刚硬的性格才将其从帝位候选人的队伍中剔除出去。

 当然,这只是个传言,大家并不能确定真假。但也由于谏言北蛮的事情,大家知道了清王的刚直和强势。后来,之前的雍王,如今的太子非要去东南练兵,用来帮助东南沿海人民抵抗倭寇。当时陛下不乐意他以身犯险,满朝文武也不乐意,生怕雍王有个万一。可是雍王很强势,他的五皇叔也很强势。

 是的,清王是唯一一位支持雍王出征的权贵。为此他甚至跑到皇宫劝说知烈帝,“陛下,雍王此次出征,再回来的时候,任何人对他的太子之位都不会再有质疑。因为,这江山可以说是他用刀剑亲自守护下来的。”

 知烈帝当时甚至怀疑这个皇帝居心不良,将自己中意的继承人弄到战场。但是后来因为一件事儿改变了看法。清王身体不是很好,要不他早亲自带兵了,无论是西下打北蛮,还是东出扫倭寇。为了支持雍王出征,清王府捐出了十万两白银的军资。甚至,为了凑这笔银子,他买了很多古董、字画,后来,甚至一度沦落到要靠王妃的嫁妆过活。

 后来,雍王果然不负众望,一举消灭了倭寇,更是吓得他们听到大历的名字就会绕行。清王当时建议,干脆让雍王率军一举直捣敌人老巢,来个斩草除根,得天下太平。但是被知烈帝否了,太过于劳民伤财了,而且路途太远,兴这种不义之师,尤其是预料不了结果,不划算。于是,一纸诏书,就将雍王召回了京城。

 清王对知烈帝此举颇有微词,可谓一直耿耿于怀。这次之所以抓住宫里动静不明遍传流言,就是他发现,西北在打仗,而京中的人却是日日歌舞升平,好似忘了这事儿一般。

 包大人闻听这种言论也不知该如何审判,只是让清王签字画押,直接进宫请旨去了。没办法,这是你们皇家不同的王治理论导致的结果。人家清王又没想造反,只想让你们更强硬一些。理念不同,等候圣裁吧。

 这边包大人都将各路证词证言交上来了,这就知道京兆府效率过高,包大人办案多么迅速。同时也知道了大殿当中,议事儿多么磨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家总要一项一项的搞明白,从材料提取开始讲解,到大概的配比范围。旁听的人从陛下、太子、丞相、尚书已经到了工部的专业人才、兵部优秀的兵器制造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