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必填 作品

第27章 挖墙(第2页)

 听到这里,郑三桂眼中闪过一丝阴暗的恨意,但面上却装出若无其事地沉吟道“会否皇帝根本没想到这么多呢?毕竟这些都是家事,国事如此繁杂,一时没想到圣旨给我们郑齐两家带来矛盾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他赐封媛媛的一来是看在昨日的情义上,二来她是允儿的母亲,这次允儿受难,作为母亲‘母凭女贵’也说的过去;至于郭红袖嘛,这次要赐封戴一鸣为忠义公,那么义当然也要宣扬的。那个展绍后人,死士展光风的父亲展绍与戴一鸣、郭红袖合称‘红衣三侠’,赐封郭红袖好像也说的过去”

 陆磊心里在冷笑,他知道郑三桂在试探自己,但也不生气,微笑道“王爷真的如此认为?若两位夫人的赐封还能说得过去的话,那么第三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大公子因刚满而立之年而获封‘镇睦将军’一事,又如何解释?不要说皇帝不知道大公子的母亲姓田,而睦州的右军司马的兵马指挥使也是姓田啊。”

 郑三桂有深意地看了陆磊一眼,赞叹道“还是先生分析透彻,如此封赏的确有冲着齐家的嫌疑”其实这两道圣旨其实已经引起齐家的不满,左司马刚刚已经派人进府到自己的妻子齐雪菊那里了解情况了。郑三桂知道自己应该主动去找齐雪菊那里安慰一下,但由于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而且自己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还没过去而已。

 “先生分析的非常正确”郑三桂说完,叹了一口气,若有深意自言自语地道“难道真的要卸磨杀驴了吗?”

 陆磊平静地道“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出反常必有妖,皇帝这两份圣旨必将引起睦州的震动,王爷及早做好打算”

 “那么先生觉得本王该如何反应?”郑三桂眼里闪着热切的光彩。

 “适当的示强,不能一味退让,否则你退一步,别人就会踩前两步。”陆磊迎着郑三桂的目光道。

 郑三桂深沉地看着陆磊好一会儿,下定决心点点头。突然好像想到什么,岔开话题问道“先生,如何评论展光风?”

 陆磊沉吟了一会道“老实说展光风这次获得赏赐,的确同样出乎意料。但是仔细想一下,其中也有一定的端倪”

 “哦?”郑三桂有点诧异。

 “戴一鸣把展光风带回府后,以他过往行事分析,他用自己的爵位来换展光风的平安可以理解;而皇帝会赦免展光风也是可以预判的。只是没想到戴一鸣凭借此事反而获得如此高的声誉而已”说到展光风,陆磊脸色变得轻松,的确这个死士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蝼蚁一般,所以说起来不会像睦王和戴一鸣两道圣旨那么严肃。

 “那么先生又是如何看他被赐官一事?”郑三桂追问道。

 “说起这事,王爷您肯定知道太孙之前在儒家圣地举办的诗友会的事情吧。”陆磊微笑道。

 “当然知道,允儿这次本来就是过去要参加的,可惜偏偏遇上了前魏余孽行刺的事情。所以后续的事情,我也一直再留意”睦王道。

 “嗯,那么王爷您是否知道太孙在那里当众公布要寻找宗圣后人的事情呢?”陆磊问道。

 “这事也在上一期的邸报说了,这事与展光风何干?”睦王有点奇怪。

 “今年是大吴立国十周年,立国以来,虽然近期发生行刺郡主事件,但总体而言,前魏的抵抗势力已经日渐式微;睦州在王爷的经营下,将东辽铁骑死死挡在睦州之外。中原承平日久,这个时候,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安稳民心。那么必须要从文武两方面入手:文的方面是挽回天下学子之心,弥合朝廷和学子之间因战争造成的分歧;至于武嘛,民间一向崇尚侠义之事,但讲到侠义,往往又牵扯到以武乱禁,很多所谓的侠士借侠义之名,实行欺男霸女之事。因此朝廷需要一个标杆,一个天下武者的标杆。而展绍之前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事迹一直被民间传颂,我实在想不到还有比展绍更适合的人选了。国人喜欢传承,展绍死后,这个大旗由他儿子来抗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展光风这次虽然被有心人起了‘色刀’的外号,但是民间对于他能拼死守护郡主,甚至不惜与胭脂榜美人施霁月退婚的事情,还是非常认可的。所以,皇帝干脆就把展光风作为一面大旗给扯起来了。连展光风的官位‘带刀侍卫’都体现出这种传承。”说到这里,陆磊轻叹一口气道“看来,吴皇开始散尽开国时的戾气,开始积累民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生分析得非常透彻”郑三桂点头称赞,接着正色道“刚才先生说的适当示强,究竟是指什么呢?”

 “依吾愚见,王爷可从两方面入手:目前睦州却有一隐忧,就是嫡子年幼,但长子成年,而长子端熊能力的确出色;但嫡子端麟乃为左军司马女儿所生。现在睦王的世子之位迟迟未定,在现在朝中这多事之秋,难免会造成全州各级官员诸多猜测……”陆磊说到这里,发现郑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但他像没发现异样似的,继续说到“虽然王爷现在春秋正盛,但是从王脉延续,安定众将的角度来看,王爷应该尽快上表册立世子,以杜绝其他小人的觊觎之心”

 确立世子一事,其实一直困扰着郑三桂,他权衡了非常久,他虽然疼爱嫡子端麟,但是又担心嫡子年幼无法担下睦州的重责;而长子端熊性格沉稳,行事干练,非常得到自己的欢心。郑三桂原本想再过几年,多观察嫡子几年才确定世子人选的,但从今天的圣旨突然册封自己的长子为“镇睦将军”来看,已经有挑拨意味了。郑三桂想到这,咬咬牙下定决心,沉声道“先生所言极是,俗话说针没有两头尖,凡事都有得失,既然这样,这几天我便启奏金銮殿上的那位,要求册立端麟为世子”

 对于郑三桂此刻表现出来的杀伐果决,陆磊赞许道“王爷英明。另外一件事就是,东辽那里前段时间的拜访,需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郑三桂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