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善明理也。

八岁的赵长卿,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会发生什么。

 他还以为,父皇是让他去冀州游玩几天。

 玩个几天,就能回来了。

 却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父皇早就有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去韩家的打算,所谓敲鼓的罪,不过是个借口。

 老钱被革除典吏之职,和他一起去了冀州。

 父皇说:“钱文胜此人,虽有罪,却胸怀大义。有他在你身边,朕可以放心。”

 他们在冀州待了十几年,老钱于他而言,如师如父。

 读书,是他教的。

 读不进孔孟,便教他读兵法。

 及冠时,“含章”这两个字也是他取的。

 卿,章也。

 章,善明理也。

 为他取名取字的人,都期望他能够明事理。

 面摊上,老钱看着他吃完最后一颗馄饨。

 临走时,道:“王爷,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立志之人?大多数人做事,都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的。你的心在何处,事便在何处。”

 赵长卿默默地听着。

 “譬如我做典吏,心便在爱民。譬如主母,心只在赚钱上,忙来忙去都是为了经商。王爷,你呢?”

 “……”

 第二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越王赵长卿,他今天上早朝了。

 亲王,本不必上朝。

 虽然说赵长卿还挂着幽州兵马大都督一职,但天子护犊子,并不苛求他一定要来。

 一大早就得起床,搁谁都嫌累。

 可偏偏今天他就来了。

 来得还颇早。

 官员们都立在朝门外,等着开门。

 赵长卿出现的时候,引起现场的一片骚动。

 但他面色如常,并未受任何影响。

 目光左右打量,在一个角落处发现了他要寻找的目标。

 “阿狸。”

 角落的阿狸听到他的声音,猛地抬起头来,嘴里鼓鼓囊囊,仿佛塞了什么东西。

 赵长卿见他这样,不由得问道:“阿狸,你在吃什么?”

 阿狸努力咽下嘴里的食物,不好意思地抬手,在赵长卿面前伸开手掌:“王爷,这是母亲给的,怕我出来的太早,肚子饿,让我在上朝前先垫垫肚子。王爷吃吗?”

 赵长卿的目光落在他手上,那上面有几块圆圆的饼干。

 他拈了一块,送进嘴里,有很香的谷物的味道。

 “你母亲,对你很好。”

 阿狸突然想到,眼前这位还曾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嗯,母亲她向来待我极好。”

 从六品本来也没有上朝的要求。

 本朝规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必须要参加早朝。

 然而,阿狸现在是翰林院修撰,更是近日天子指定的秘书。

 因此,每天早朝都要来,帮助天子记录一些朝议之事。

 “王爷今日怎么来了?”

 赵长卿目光平静:“最近乌桓国政局有些变动,恐怕边境不稳。兵部要向天子奏报此事,身为幽州兵马都督,我自当出席。”

 阿狸点头。

 乌桓国的事,他也有所耳闻。

 早朝开始,百官陆续从朝门而入。

 赵长卿带着阿狸,昂首阔步地走在前头。

 天子在丹墀之上,看见自己的弟弟站在下头,龙心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