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了个题

这个案子没有什么悬念。

 田宅交易相关的案子,三年就超过了诉讼时效,官府不用受理。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的南宋法条:应交易田宅,过三年而论有利债负准折,官司并不得受理。)

 因此,谢知府依据此项条文,当堂就可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但是,谢知宏心里不踏实啊。

 他的视线向外面瞥了一眼,正瞧见何悠悠皱起了眉头的样子。

 如果当堂驳回,会不会让她觉得……

 太草率了?

 嗯,还是再审审。

 谢大人耐着性子,又审了半天。

 硬是把双方各自提交的证据都看了一遍,找来的证人也都问了几轮。

 原告手里的典当契约据说是不幸损毁遗失了,但是被告的买卖契约还在。

 当时做见证的邻里也都有证词。

 而且,田产买卖契约都要在官府验契,凡缴纳了契官税的契约均盖有官印。

 反复核实之后,谢知宏这才定下了判决。

 首先,已过诉讼期限。

 其次,人证物证俱在,当初的买卖契约真实有效。

 因此,驳回原告上诉。

 谢大人觉得自己这番处理,可谓是滴水不漏。

 任谁都挑不出他的错处来。

 他又用余光瞄了一眼何悠悠的表情,发现何悠悠脸色舒展,还微微点头。

 心里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案子审理完毕,谢知府宣布退堂。

 围观的群众也开始散了。

 何悠悠正要带着赵文祺离开,却被一个衙役留住。

 “夫人请进内堂,知府老爷找您有事。”

 咦?

 何悠悠顿感意外。

 不过她不是畏畏缩缩之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这辈子见多了,知府有请,那就去。

 何悠悠带着赵文祺和秦铭,三人一起随衙役进了二堂。

 二堂的门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三个大字——“退思堂”。

 谢知宏早已等在那里,见何悠悠进来,便对她施了一礼。

 秦铭见他如此,心中一震。

 自古,民拜官,官不拜民。

 谢知府这是……

 不过何悠悠的等级观念不深。

 见谢大人这么客气,便也还了一礼:“谢大人客气了,民妇不敢当。”

 或许是发觉秦铭的目光过于震惊,谢知宏心里打了个突。

 顿时也察觉自己穿着官服,代表朝廷,对着一个民间妇人施礼,似乎不合常理。

 连忙多说了几句,挽救自己的形象:“多亏韩夫人提早察觉虫灾之事,及时告知谢某,使冀州百姓免受灾殃,如此大义,感天动地。谢某拜的不是夫人,而是仁心,是至德,是大义!”

 谢知宏不愧是进士及第。

 遣词造句的能力很强,很有说服力。

 何悠悠固然没有察觉他的心思,连秦铭都被他蒙得一愣:原来如此,这个谢大人还挺懂事。

 何悠悠不好让他一个人唱独角戏,连忙把话接过来。

 “谢大人,请问灭虫的事目前进展如何?”

 谢知宏道:“昨日夫人回去后,我便着人连夜撰写了文书,发往下属各县。今日已有回函,各县已在搜罗治虫良方,下发给村户,相信不久便有成效。”

 何悠悠赞道:“大人行事果断,心系百姓。有大人这样的父母官,是我等小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