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何悠悠解释道。

 她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支笔,几张纸,交给韩文正。

 “阿狸,走,我们一边逛,一边说。逛的时候,我再详细教你怎么做调查。纸笔你拿着,麻烦你到时候帮我做做记录。”

 韩文正接过纸笔,诧异地问:“母亲,这是笔?没有砚台和墨吗?”

 何悠悠笑着拿过笔,拔下笔帽:“看,这笔拔开就能用了,笔杆里藏有一个墨囊,不需要蘸墨,更不需要砚台。”

 这支笔是一支储墨式科学毛笔,也叫钢笔式毛笔。

 笔头为小楷狼毫,笔杆内则是钢笔式储墨囊。

 只要墨囊里有墨,就能一直写。

 何悠悠这支不知在书房放了多久了,因为她平时并不用毛笔写字,也不会写毛笔书法,得到后就没有用过。

 这次,正好派上用场。

 韩文正激动地爱不释手,赵长卿也大开眼界。

 “母亲,这笔是哪里买的?孩儿从未见过这样精巧,里面还带有机关的毛笔。”

 别说韩文正见识少,没见过,就是赵长卿,活了二十多年,也是第一次看见。

 “从一个海外行商那里买的。”何悠悠只好又拿海外行商来搪塞。

 这玩意儿要是能拿到大乾王朝来卖,肯定价值千金,无奈她一共也没有几根啊。

 就手上这个,还是她投资的某个文创企业送来的。

 一个套装礼盒,里面装着大楷、中楷、小楷三种规格。

 而且,这东西是工业产物,现在这个时代材料不行,就算知道了做法,也做不出来。

 何悠悠见韩文正实在喜欢,便拿出那套礼盒,从中挑出一只中楷给他:“你若实在喜欢,这只便送给你了,拿去用吧。”

 反正放在她这里也是浪费。

 韩文正接过,喜不自胜,连连道谢:“多谢母亲,孩儿很喜欢。”

 一旁的赵长卿看得也很是心痒。

 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他眼巴巴地看着何悠悠又把那个礼盒收进了袖子里。

 何悠悠和韩文正两人收拾收拾,便要出发去逛街。

 赵长卿起身:“一起吧,你俩一妇一孺,没有人跟着,我不放心。”

 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何悠悠并不介意。

 对于这个时代的东西,赵长卿更加了解,说不定遇到什么不懂的,还能问问这个土着。

 想到这里,她欣然同意了。

 三人乘马车一起出发,目的地便是城中最热闹的市场。

 路上,何悠悠向韩文正介绍调查的意义。

 “阿狸啊,不管是入仕还是行商,社会调查都是很重要的工具。它是我们用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韩文正听得很认真,边听边频频点头。

 “官员要做到上传下达,这个上传,传的就是民情民意。而如何了解民情民意,就是靠调查了。官场上管‘社会调查’叫‘采风’,也叫‘观俗’,旨在让统治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赵长卿听她如此说,也是眼睛一亮。

 嗯,不错,还算有见识,连这些都知道。

 冀州最热闹的市场里,各种商贩各种货物让人目不暇接。

 韩文正看到眼前这景象,不由吟诵道:“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何悠悠的调查,做得细致而琐碎。

 商贩们年后初几开市?

 市场里都贩些什么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