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仗义执言”(第2页)

 大明也成为了与会国家中,唯一的中洲国家。

 没啥说的,大明也希望士伊苏成为国际航道,不被哪一国控制。

 所以,在共同施压下,士伊苏不出意外成为了国际航道。

 《康斯坦丁堡公约》规定了十七条。

 第一条就写了,士伊苏运河在战时同平时一样,应对所有不论悬挂任何国旗的商船或军舰自由开放。

 缔约各方同意,在战时同平时一样,决不干涉运河的自由使用,运河应绝不受封锁的限制。

 而第二至九条,详细规定对士伊苏运河及周边支流的保护。

 各国都能在士伊苏运河周边,建设自己的工厂和建筑设施。

 战时,交战各方不能在运河及其口岸上装卸军队,且任何一国不能在运河两岸修建军事设施。

 从第九条之后,全是关于士伊苏运河公司的股份分配。

 昂弗两国拿大头,然后是德、罗、明、奥等列强。

 大明莫名其妙拿到了8个点的运河股份。

 这一切都是列强内斗带来的好处。

 在会议上有个小插曲。

 最开始的时候,与会各国都不想给奥罗曼仅此于昂弗两国的股份。

 甚至想把奥罗曼排在第三档,只有4个点的股份,和亚宁等一众小国差不多。

 奥罗曼特使悲愤异常。

 特奶奶的,在老子的地盘瓜分老子的利益,太可恶了。

 此时,代表大明参会的驻德大使赵温“仗义执言”。

 强行把奥罗曼抬进了第二档,拿到了8个点的股份。

 这让奥罗曼人感激异常。

 终于有人帮我说话了。

 奥罗曼与泰西列强的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是处于下风。

 泰西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时不时支持一下奥罗曼。

 但事办完后,立马抛之脑后。

 这一点也就德其索伦做的还不错。

 与奥罗曼的军事贸易中,从来不会因为外部因素而改变。

 奥罗曼在和昂撒的几次军舰贸易中,狠狠吃了几个大亏。

 要价高不说,交付时间慢,甚至有时候还会被昂撒政府征用,没有租金那种。

 赵温的“仗义执言”让奥罗曼感受到了来自中洲的温暖。

 因此,在《康斯坦丁堡公约》签订后,奥罗曼苏丹马上让人联系大明。

 想要和大明展开全面贸易。

 大明的工业品正式进入奥罗曼。

 除此之外,奥罗曼考虑到德、弗、昂三国的影响,还是没有对大明开放军事贸易。

 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大明正式介入奥罗曼市场。

 之后的贸易中,虽然因为距离太远,且路上没有直通的铁路。

 导致物美价廉的大明商品,算上运费后和泰西商品差不多。

 但同样的价格下,大明商品的质量无疑好了很多。

 特别是从大明进口的钢铁,让奥罗曼能自己生产5000吨级的铁甲舰。

 为此,德其索伦还向大明委婉表达了不满。

 之前,奥罗曼的钢铁市场,基本被德弗两国垄断。

 大明钢铁的进入,严重影响到了两国在奥罗曼的利益。

 弗兰斯本来就是大明的敌对国家,可德其索伦是牢不可破的同盟啊。

 为了安抚德其索伦,周晟铭承诺加大两国陆军之间的交流。

 德其索伦这才没有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