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伊藤的请求(第2页)

 “瀛桑人就算真的要举国搬迁,但也证明了,瀛桑从来不想臣服于帝国。”

 “要是他们彻底放弃挣扎,为什么还要冒这么大的险搬国呢?”

 “如果此事为假,那更能证明,瀛桑人想要利用帝国为自己争取发展时间和资源。”

 “别忘了,自从瀛桑摆脱大明的统治后,一直都和泰西人来往密切。”

 听到皇帝的解释,臣工们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无论是真是假,瀛桑人对帝国从来没有臣服之心。

 “陛下,瀛桑既然敢和帝国玩心眼,臣建议对瀛桑实施制裁。”

 “制裁怎么够呢,至少要让海军去瀛桑本土用舰炮警告他们一番,瀛桑天治王还必须给帝国一个解释。”

 “对,除了海军,陆军也要去。”

 “干脆这样,直接灭了瀛桑,管他是真是假,帝国大军一到,假的也是真的,真的就顺了他们的意。”

 大臣们讨论到最后,甚至提出干脆灭了瀛桑。

 此时,胡军曦连忙出言制止道:

 “帝国刚刚一统,我们在短短数年内爆发了三次战争,这个频率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国家对帝国的感观。”

 “而且,帝国现如今最大的任务是把南方发展起来,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经济架构上,必须消除南北隔阂。”

 周晟铭赞赏的看了胡军曦一眼,这才是老成持国之言。

 大明如今的国际地位虽然很高,但名声却不太好。

 明昂战争“勒索”了昂撒帝国一把,明罗战争更是为大明取得了和北方领土相当的土地,赔款也没少拿。

 明帝国在外国人看来,有些扩张成性了。

 虽说列强们都是以战争掠夺起家,但他们都把目光放在了弱国、小国身上。

 像大明这样,三场战争都对上三个顶级列强的国家,可不多见啊。

 虽然明顺战争是中洲人自己的事,但顺国好歹是之前的第五列强。

 反正在外人看来,自从乾武皇帝掌控明帝国后,每次都要找相差不大的列强干上一场。

 换句话说,明帝国成为了“不稳定因素”的代名词。

 之前这个名头是罗斯托夫人的专属,现在被明帝国抢了过来。

 大明百姓不怕名声臭,但朝廷怕啊,明帝国还想继续对外扩张呢。

 不想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在自己身上,不然想做点“狗屁倒灶”的事不方便啊。

 大臣们想通关节,齐齐把目光看向皇帝,等着周晟铭做决定。

 “陆长风,瀛桑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异常?”

 皇帝把话题引向情报方面,看着黑冰司指挥使问道。

 陆长风在脑海里整理了一番,拱拱手说道:

 “禀陛下,瀛桑人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只是瀛桑国内这段时间向南贺洲的移民增长了百分之二十。”

 陆长风之前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移民很正常,特别是瀛桑一直以来都有移民的传统。

 帝国当年占领瀛桑时,很多不愿接受大明统治,又怕被清算的瀛桑人跑到了世界各地。

 听到陆长风的回答,周晟铭又问道:

 “除了瀛桑国内,其他地方的瀛桑族裔呢?有没有特别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