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鸿雪 作品

第94章 书记有邀(第2页)

 “成家了吗?”

 “丈母娘还不知道在哪呢?”

 崔书记疑惑地看了邵勇一眼,悠悠道:

 “婚姻法规定,男青年结婚要满二十五周岁。响应国家号召没有错,可没结婚,女朋友倒是应该有的。”端起茶杯,冲邵勇晃了下,示意邵勇喝茶,“我像你这个岁数,可跟你嫂子都生娃啦!你可得抓紧啊!”

 “崔书记,你忘啦!我可是南大洋人啊!我们南大洋别的不多,就光棍多!”

 听了邵勇的话,崔书记脸上的笑容飞走了,素净的脸变得严肃起来。邵勇心里咯噔一沉,暗责自己说错了话,可崔书记沉吟了片刻,并没有责怪邵勇,而是沉稳地放下杯子,叹道:

 “南大洋的小伙子找媳妇难,我知道。我这次请你过来,最终也是为了这个事。”

 邵勇来之前,想过崔书记找自己会干什么?从自己的经历看,让自己回南大洋村任职的面最大,可自己回村里具体干什么,崔书记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他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崔书记现在跟他提娶媳妇的事,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外,也更让他觉得新鲜。

 崔书记觉察到邵勇眼神的变化,严肃道:

 “为啥娶不上媳妇?不就是因为穷吗?要娶媳妇,就得先治穷。治穷先治懒。要把农闲变农忙。大家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就能增加收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收入增加了,就能摆脱贫穷。是这个理儿!”

 邵勇听得两眼放光,并不是他不懂这个道理。这些年来,他一直这样想,这样干,可当这个道理从镇党委书记嘴里说出来,让他觉得崔书记心里装着老百姓,是个好书记,对崔书记又增加了亲近感。

 崔书记边往俩人的茶杯里续水,边不无自豪地讲:

 “我们刘柳镇是个好地方,地处辽南城市群的边缘,靠近中长铁路。黑大公路越境贯穿,紧挨着全国最大的鞍阳钢铁公司。南北各一百公里,就有机场、码头。我们的先辈在这里建立起鞍阳最早的工商业。别看鞍阳是大城市,可刘柳镇的历史至少要比它长四百年。”

 “没鞍阳之前,襄平县的县长、方圆百里的官绅富商,可都住在咱刘柳镇上。一百零八家烧锅、铁铺、油坊、皮硝匠,声名更是响亮。烧酒、豆油、粮食,在小滩子码头装船,南下营口,北上奉天。”

 “现在提倡创办乡镇企业。我就想啊!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老话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刘柳镇靠着鞍阳钢铁公司,就得吃钢铁这碗饭。吃钢铁饭,没好牙口可不行,没好胃口也不行。要咬得动,嚼得碎,消化得了。”

 “邵勇,你发现没有?如今咱中国,到处是工地。那建材要的不是海啦?”

 “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目前,还干不了建材这行,可建筑工地上的钢模板、钢跳板,鞍阳钢铁公司就有原料。南方企业要用,他得从鞍阳往外运。我们挨着金山却要饭吃。”摇摇头,“我有个想法,办模板厂、跳板厂,把地缘优势发挥到极致。”

 “邵勇,如果我们刘柳镇办起百十家模板、跳板企业,那该是一个什么成色?”

 崔书记越讲越兴奋,面色红润,两眼发光,如饮玉液琼浆。

 邵勇的情绪被感染着,展望着美好蓝图,胸中似有大潮激荡,可他现在还吃不准,崔书记跟他这个小年轻,说这些到底为什么?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该不该问清楚。崔书记讲话水平高,正在兴头上,他不便插话,如今崔书记问自己,他鼓足勇气,问道:

 “崔书记,你叫我来是——”

 邵勇故意拉长了尾音,等待着他敬爱的崔书记给他答案。

 “臭小子,我就知道你最近心里画虎!猜不到吧?我这次请你来,就是像当年梁山好汉聚义,入伙!我要聚齐共举大业的一百单八将,把咱刘柳镇建成全国最大的模板生产基地。”

 “臭小子!想不想,和我一起闯一闯?!”

 邵勇尴尬了!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崔书记叫他回来,是让他担大任,做先锋。按理说,他一个草民,一下子成了镇党委书记的红人。在中国农民的眼里,也是祖上积德,八辈子烧高香,修来的。邵勇呆愣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试探着问:

 “书记,我愿意和您缥着膀子大干一场,可关键是,您让我具体干啥?”

 “干啥?给我冲锋陷阵,开疆拓土。给你个厂长干干,怎么样啊?”

 崔书记哈哈大笑起来,两道浓眉扬起,眸光晶亮,像两口深井,能把人吸进去。

 “可我不懂——钢铁啊!我怕坏了——您的事!”

 邵勇红着脸,说话有点结巴。崔书记瞪了他一眼,教训道: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没干过党委书记。人哪有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年轻人,要自信,敢闯敢试,才能顶天立地,成大事。”

 崔书记起身,踱到窗前,看着远方的天际线,接着说道:

 “你的经历,我了解过。你当过民兵连长,洪峰来的时候,带着弟兄赤身趴在大堤上当沙袋。捞漂木,勇救落水少女。虽然年轻,却是少年英雄;”

 崔书记拍了拍跟在自己身边的邵勇肩头,“你带文艺宣传队打靶,误伤了人,违反了纪律。你主动揽责,救了那个女孩子。我也在场。你重情重义,成了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崔书记脸上带着欣慰的笑,“你种秋苞米,换粗粮;你贩草鞋,支持村中草编;你倒腾土豆种,换来了粮食大丰收;你管理刺绣厂,展现了能力。”

 崔书记揶揄道,“你是不是谦虚过了头,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啊,我的邵勇同志!”转过身,面对着邵勇,“你自告奋勇,到海营地震灾区,送病人,运伤员,救产妇。你的事迹可是灌满了我的耳朵。你是有大本事,大情怀的人,我是求贤若渴啊!”

 抓住邵勇的手,“你是我决定干工业第一个想到的人。我崔喜顺不敢说有本事,可看人的眼光,还是蛮准的。”

 邵勇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镇党委书记,日理万机,却对自己的事如数家珍。一个镇的人口,二十二个村,三个社区,少说也有十万人,自己只是十万分之一。

 不知崔书记是单单对自己上心,还是把全镇人民都装在了心里?他吃不准,却很感动。觉得崔书记,就是全天下最好的书记。

 他没有理由拒绝崔书记,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他也要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哪怕前方是地雷阵,他也要眼睛不眨地滚过去;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咬着牙关闯过去!

 那个时候,他还搞不清这种思想来源于哪?他还搞不明白这种感情叫什么?后来,他清楚了,这种思想叫信仰,这种感情叫情怀。

 邵勇趁崔书记不注意,偷偷掐了把自己的大腿,疼!这让他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并不是做梦。他忽然想起看过的电影,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表个决心。他站起来,脚跟并拢,挺直了身板,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

 “崔书记,我邵勇就跟着你干了,你让邵勇干啥,邵勇就干啥,决无二话!”

 邵勇本来想像电影中的英雄,喊些豪言壮语,可碍于面子,听党话,跟党走。俺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永做革命的螺丝钉!之类,终究没讲出来。因为,他自知不是党员。